分卷阅读1 (2 / 3)

+A -A

        山里的人感官都很灵敏,大概是生活环境太过艰难,所以要自己去发觉去感受,避免大自然带来的破坏,也有可能这里的生活太过宁静,存在的声音也过于单调,所以就算不怎么刻意去感觉,也能感觉出什么东西来。

        老大爷远远的就看到了那个身影,等人到了十步开外的地方,他终于看出来那个人是谁,他的烟斗转了个方向,指了指面前那座大山,用沙哑的烟嗓问道:“时仔,给你爷爷上坟呢?”

        叫时仔的是个少年模样的男仔,还很年轻,不到二十的年纪,身板也很小,皮肤也是苍白的,跟这个村子里其他同龄男仔完全不一样。别的男仔像他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三大五粗皮糙肉厚得像一个壮年男人了。

        不过想想这也正常,他唯一的亲人是村里最有文化最斯文的人,就连下地干活,都慢条斯理有条不紊的,让人看了就心生敬意,停下来亲亲切切地喊一声阮老师。

        阮老师就是那为数不多从山外那条路走进来就再也没出去过的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村里突然多了个斯斯文文的文化人,即使身上穿着破旧的中山装,一手拿着一把砍柴刀,一手提着个沉甸甸的箱子,但是眼镜下流露出来的读书人气质怎么都遮不住。

        那会外面乱着呢,村里突然来了这么个人,村里的人都有点慌张,整天茶前饭后地议论着,见了人都要绕着走。

        村长——说是村长,不过是在村子里比较能服众的人,出于好心,见这个外来的年轻人好像几天几夜没吃好睡好的样子,不顾村里其他人的反对,将他留在家里,把为数不多的土豆番薯炖熟了给他填肚子,又把他安置在柴房里凑合着休息。

        村子里的人其实都很单纯善良,因为他们没有接触过外面的花花世界,所以对人对事都抱着一种善良的初心,虽然嘴上说着这个人来历不明也许是个杀人犯罪犯什么的,但也知道自己没有亲眼所见,所以也不敢拿到台面上说,他们对于陌生的外来人的恶意,出发点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已。

        后来村长一问,才知道这个外来的年轻人是个大学生,那时候的大学生多稀罕多宝贵啊,即使是落后的山村里都晓得这个,村长的态度一下子就变得尊敬起来,问他怎么到这里来了。

        阮老师抿着嘴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反而跟村长讨价还价起来,他说他想在村子里住下,要村长给他弄个房子,给他几块地,作为补偿,他愿意一辈子留在村里教孩子认字读书。

        这个条件可太诱惑人了,村长活了大半辈子,自己都不认识几个大字,更别提村里其他人了,村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村长总不忍心让孩子们也像他们这样是个文盲,于是就答应了这件事。

        村民们听说那个神神秘秘的外来人是个大学生,一改之前畏而远之的态度,对他嘘寒问暖起来。听说他要留在这里教孩子们认字后,更是欢喜激动得不得了,村长都没吩咐下去呢,就各自回家拿工具的拿工具,搬材料的搬材料,送粮食的送粮食,没过几天,村东边就多了一座新房子。

        阮老师就这样在村里扎根了,他也履行自己的承诺,在村子里办起学堂来,有的时候在村长家的大棚里给孩子上课,有的时候在村里晒谷子的地坪上课,在地坪上课的时候,周围干农活的村民中途休息时都围在四周,一边用草帽扇风一边也跟着学习。

        阮老师一教就是六十年,这个村里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八岁小孩都接受过他的教育,提起阮老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跟外村人提起来,更是自豪得不得了。

        不过阮老师虽然在村里扎根了,却是一直没有成家的意思,村民们眼看着他一年一年长大,一年一年变老,却还是孤家寡人的,都为他操心得不行,天天给他介绍这个姑娘那个姑娘的,可惜都没有成。

        阮老师推辞相亲的借口大同小异,都说自己来历不明是个黑户,又没家人帮衬又没有家产的,姑娘嫁给他会受委屈。但是他生得这样好,又有文化,姑娘们都已经忽略掉他的身份背景,芳心暗许了,她们要是在路上在田里遇到阮老师,都忍不住用女儿家娇滴滴的声音喊他一声,等他应过又走了,就几个凑在一起笑嘻嘻地讨论他刚才哪个眼神是看她们哪个人的。

        就连村里那个疯姑娘,疯得六亲不认的人物,见了他都恢复几分正常,安安分分地看着他,对着他笑。

        可惜阮老师不娶之心实在坚定,村民也怕逼得急了把他逼走,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这一拖就过了四十来年,阮老师头发花白了,一张俊脸也长出了皱纹,但他腰背依旧挺直,清高的气质仍然存在,越来越多的人喊他做老师,夸张一点的家庭里,一家三代都是他的学生。

        年迈的村长不为他的婚姻大事操心了,又开始操心他的养老问题,村里开会的时候,村长总是对那几个年轻力壮的青年耳提面命,要他们记住阮老师的好,把他当做第二个父母来孝敬。

        村长为阮老师的养老问题操心得不行,突然有一天他被他家婆娘告知,阮老师赶个集市,回来时突然在山路边边捡了个没满岁的男婴回来!

        这还得了,整个村里都为这事轰动起来,就冲着被遗弃的男婴这一点,就值得村民们议论纷纷了。

        其实弃婴并不少见,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没有计划生育,生了一个又一个,那时候又穷,粮食不够吃,后面生出来的婴儿有的被父母溺死了,有的被丢到田里或者路边自生自灭。但是这会都已经进入新世纪了,即使这里还只是个落后的小山村,但口粮问题已经完全得到了解决,再弃婴就说不过去了。

        村民们聚集在阮老师家门前,纷纷指责丢弃婴儿的父母,说他们天杀的没有良心,这么小一个孩子也能丢掉。

        还有的人说要是个丢个女婴还能理解,丢男婴也太匪夷所思了,那个婴儿不会是个病秧子吧。

        屋子里阮老师跟村医在给抱回来的婴儿检查身体,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得出初步结论,这个男婴只是发了高烧,其他暂时看不出什么问题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霸总的农村生活[种田] 分卷阅读1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