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起立刻按照吩咐,端走了那鹿肉与天杀的鲈鱼。
杨锋与陈鸿鹏两人一桌,得到这赏赐,也同吴君翊一起起身,诚惶诚恐地谢恩。
“朕在孝中,不宜饮酒,就请周先生代为招待新进士们吧。”吴君翊示意他们免礼,跟周旷打了个招呼,又说:“这些荤腥之物也不能浪费,赐给其余进士吧。”
各位大人的份例自然是丰厚的,也不会跟学子眼红这点子肉。可那些暗暗艳羡三甲由皇帝亲自赐菜的学子们却被这个惊喜喜得双眼发光,两腮通红。
之后周旷起身敬学子们一杯酒,进士们不敢受礼,纷纷起身答谢。
按说琼林宴合该作诗,可诸位大人还记着皇帝在殿试时说的话呢,没人敢做出头鸟。又因新皇孝中不便饮酒,大家也都格外节制,只沾了一下嘴唇,便不约而同放下酒盏。
还是吴君翊嫌光吃饭无趣,说道:“盛唐有杏园探花的先例,何妨效之?”
吴君翊说这话,本是想点沈瑜做探花使。按唐例,都是选进士中最年轻英俊二人为探花使,遍访名园,采花归来。谁知他话一出口,倒被人误解了。
“正巧,我们探花郎亦是大好风华。”贾盛德以指节轻叩桌案,很是平易近人地说道。
陈鸿鹏起身谢恩。吴君翊无奈,只得点头令内侍因他去宫中采花。
待陈鸿鹏奉命归来,手里的花篮里果然装了许多鲜花:木棉、海棠、迎春……数不胜数。他脸色微红,将花篮献与吴君翊。
“探花使是采花迎接状元,给朕做什么。”吴君翊这么说着,却亲手从篮中取出最明艳的一朵文心兰,赐予沈瑜。
沈瑜愕然,只得起身谢恩。吴君翊又命人把花分给其他人,让这些新科进士们簪花夸耀一番。
这些新科进士们大多年少,又是春风得意时,也不害臊,纷纷把花戴到头上,互相点评,然后一起取笑陈鸿鹏这个探花郎。
官员们看到这群少年人英姿勃发、风流倜傥的样子,也纷纷点头,感叹不愧是他们亲手取中的才子。
吴君翊却微微偏着脑袋,只看最前方含笑簪花,眉目如画那人。他记着,这株兰花就种在乾清宫前。
琼林宴后,便是所有京城百姓最期待的环节:游街。按例,前三甲由朝廷派出仪仗,鸣锣清道,叫着三位足以令天下读书人艳羡的才子夸耀功名。
他们仨又是会试的三甲,已经熟悉彼此面容,琼林宴上有说有笑十分熟稔,互相一点头,各自都跳上马。
大齐素有榜下捉婿的传统。不管是高官望门,还是清贵世家,都看重进士出身的儿郎做夫婿。每到放榜时,各家都在打听尚未婚配的进士,又要趁着赶在游街时看一看面貌。虽说只有前三甲会准备依仗,但其他人也可自己备马跟在后面,出一出风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