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0 (1 / 2)

+A -A

        来人正是一身玄袍,孤身前来的吴君翊。

        吴君翊微微摆手,叫他小声,“不必行礼,朕原在文华殿中议事,心中烦闷,便过来看看。不必兴师动众。”

        沈瑜跪到一半被他拉住胳膊,只得无奈地站住,又离他更近些,“陛下是想来看看书?”

        “嗯。太阳下看书伤眼,你怎么不进去?”吴君翊问。

        沈瑜道:“臣在晒书。”他摊摊手。

        吴君翊低头又看了一眼,“这批书也该收起来了,陪朕进去吧。”

        沈瑜伸手摸了摸木板,的确凉下来了,他便应了一声,将最后几页翻完,先把厚重的书册合上,再抱起来,往文渊阁里面走。

        吴君翊是常来的,似乎漫不经心地打量了一圈周围,问道:“你最喜欢什么书?”

        沈瑜犹豫后诚实地答道:“《献成大典》。”

        献成是前朝年号。这套书是献成年间,皇帝下令编撰,其中收录了两千多册历朝刻印的书册,从经史子集到天文地理、阴阳医术,无所不包,其中许多更是在大齐建立的数十年中散佚的书目。

        这大典成书后抄录三册,分别藏于前朝皇宫,献成帝帝陵与前朝国子监。但在战乱中,前两者都已毁坏丢失,只有藏于前朝国子监的那本,留在楚地,直到迁都后被送入修缮后的文渊阁。

        沈瑜自请前来的一大原因也是,他想看看这套书,这套在老师口中海纳百川,却惨成孤本的书。

        “盛世才能编撰大典。”吴君翊似有所感。

        旁人兴许只知道《献成大典》的来历,或是知道文渊阁藏有这套书,但恐怕没多少人会当真来看。

        另一重感慨,就是他所说的了:献成大典的著撰,前前后后花去十几年,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也只有盛世才能编撰这等大典。

        而大齐,还未有过这等盛世。

        想到这儿,他眼神一黯,紧接着他又问:“经史子集,你最喜好哪种?”

        “史。”这次沈瑜没多做犹豫,就脱口而出。

        吴君翊一扬眉,回过头定定看着沈瑜。“我以为会是子。”

        经史子集,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等著作,史部收录史书,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

        史书太死板,诗集又太浮夸。在吴君翊看来,沈瑜虽是正人君子,却并非墨守成规的儒家信徒,似诸子百家这样兼容并包的东西,他可能会更喜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乱世生存攻略 分卷阅读100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