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1 / 3)

+A -A

        楼上观望的太学生好奇起来,蠢蠢欲动,一连猜了几员武将的名字,才出口却都为同伴所一一否决了。

        “马家公子年轻得很!这人看着却像二十四五岁年纪,怎么可能是他!”

        这边乔峰却忽地将酒碗一推,立起身来,三步并作两步跨至栏边。

        他目力极佳,远远地将这极为熟悉的神色和身姿一一收在眼里,一时竟说不出话来:这不是慕容复,却又是谁?

        他稍微平定一下心神,高声唤道:“慕容!”

        鼓乐喧天,几乎盖过了乔峰的声音。然而随着大行列缓缓行进的慕容复身形却微微一顿。他抬头循声望去,隔着蓦地望见了正凭窗眺望着他的乔峰。

        他愣了一愣。

        有那么一瞬间,他们怔怔地望着彼此,谁都说不出话来。

        他们中间隔着满街火树银花、摩肩擦踵的观礼人群、二万一千五十六人的銮驾。但目光相接的那一刻,就好像这些都不复存在,喧天的丝竹也俱数都沉寂下来。

        慕容复只愣了一瞬间,随即移开了眼光。他毫不犹豫地策马一跃,出了队列,驰向道边矗立的一位禁军军官,指着楼上的乔峰,向他说了几句话。那军官一揖,领命快步转身而去,他随即抬头注视了一会儿乔峰,微微一笑,拨转马头,径直去了。

        他这一系列动作极为果决大胆,兔起鹘落,一气呵成。旁人尚不及反应,他已然又回到了行进的队列之中。

        不一会儿,果然见那禁军军官分开人群,挤上楼来,向着乔峰一揖,道:“慕容将军托末将带信于帮主,请帮主今夜于汴京丐帮总舵相候。待銮驾回宫,将军便过来相见。”

        ☆、第四章

        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

        ============

        乔峰出得酒肆门时,天色早已擦黑。

        正对宣德门,一杆高挑入云的立木之下,一名军官转动绞盘,以绞索缓缓地将一盏红灯升至杆顶,仿佛墨黑的冬夜里盛开了一朵火红照眼的榴花,澄明而温暖。

        停了一停,第二盏、第三盏红灯随即又缓缓地升了上来:这是官方灯市启明的信号。

        一瞬间,伴随着惊天动地的赞叹声和欢呼声,大宋的整个长夜似乎都被灯火映亮了。山楼上下,灯烛数十万盏,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好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街市上,处处火树银花,车水马龙,游人如织。街上观灯的、舞鱼龙灯的、售卖灯笼吃食的,人头攒动,香气细细,真个万人空巷。宣德门外,棘盆内歌舞百戏演得正热闹,丝竹声、戏乐声、掌声、采声一阵阵喷发出来,如同春雷。

        一出酒肆大门,乔峰几乎立即被涌动的人群挤了一个趔趄。

        他站定脚,顺手紧一紧围脖,逆着人潮涌来的方向,朝着甜水巷迈开大步行去。左支右绌行了一会儿,也没能走出多少路去。他略生焦躁,一转眼瞧见南边一条偏僻小巷,遂一转身掠进去,拣个无人注意的空档,反手扣上风帽,提气一纵,飘身上了屋顶。

        乔峰立定于檐上,极目眺望了一会儿脚下灯火通明的东京城:脚下是一座灯的海洋、人的海洋。他想起儿时上元夜,手提灯笼,随父母往城里观灯的情景,不由得独自微笑起来。

        这时,宣德门楼下隐隐传来山呼“万岁”之声。想是天子或小皇子登上了城楼,与民同乐。

        卤簿大队应当早已散了。

        乔峰最后向脚下这座光明庄严的城市望了一眼,纵起轻功,足尖轻点,几个起落,于鳞次栉比的屋顶之上急行而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