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五内如沸,心头只翻来覆去盘旋着这一句话:“你不要去……你不要去。”
慕容复一只手掌抚上萧峰胸膛,感受着他的心跳,似自言自语地道:“我这一生,自问为复国做过不少事情,却不曾辜负过“问心无愧”四字。然而今日这大势,我不复国,对不起慕容家列祖列宗,是为不孝。趁乱起兵复国,则投靠大宋,又辜负君恩,再行反叛,是为不忠。这一个不忠不孝的局面无解。我一人做事一人当,却不能把不相干的人牵扯进来。”
说完这话,他撤去手掌,站起身来,立于榻边,静静地望了一会儿萧峰,咳嗽一声,恢复了公事公办的表情。
“倘若事情到了那个地步,有人追究起来的话,没有遗表。我对赵煦无话可说。”
萧峰目瞪口呆地望着他,只觉得胸膛里一颗心慢慢沉下去。他想张口大叫,但是却叫不出来。昨夜一场忘情缱绻,现在想起来竟是诀别。
慕容复的声音极冷静,一桩桩条理分明,交代下去。“……账目地契都在邓大哥手里。产业钥匙是公孙乾二哥掌管。还施水阁、古董字画,都是三哥。海外生意前两年是风波恶四哥在管,这两年他往外跑得没那么勤了,我已经交给语嫣学着打……”
说到“语嫣”二字,他冷静的声音里出现了一条裂缝,隔了好半天,方深深呼吸,有惊无险地续下去:“……语嫣的婚事,聘礼放定无妨。出阁却不急于这一时。她若不愿意嫁人也无妨。……长兄如父。到时候,徐真和语嫣,就有劳兄长替我照顾。”
他托起萧峰安放于榻边的一只手,手指轻轻抚过他粗大的指节和骨节,不发一语地拿起来,轻轻地贴在自己脸颊上。
“大哥。”他低低地道。“这些年,我对你……”
他的声音突然支离破碎。
他没能说下去,退而求其次地握住萧峰的手,将掌心压在自己的嘴唇上。
一滴温暖的水珠滴上他手背。
“就这样吧。”他说。
※※※
空气里有沉重的雨意。
郭成立于烽火台上,手握缰绳,抬头望了一望铅灰的天色。他从来以沉毅骁勇著称,可是在抬头眺望天色的同时,他战士的心里起了一丝瓷器裂缝般的忧虑。
他摇头不令自己多想,以足跟轻磕马腹,让马在长城上一路轻捷地小跑起来,提高声音,指挥他的兵士们开挖防御壕沟,建造拒马桩,做好战斗准备:他所防守的怀戎堡与雁门关相去百多里路,战火随时可能绵延过来——他和一场力量悬殊的恶战之间隔的仅仅是三个“如果”:如果敌人攻破慕容复防线,如果敌军放弃挥军深入南下,如果敌军挥师西进。
他知道耶律洪基此来率了十万精兵。他也知道朝廷派给了慕容复八万兵使用——带过兵的人都知道朝廷官方文书的“八万”意味着什么——但那毕竟是慕容复。即便陷入绝境,只要他还有力气站着,就还有希望扭转战局的慕容复。
郭成让自己忙碌起来。忙起来就没有闲暇去想这些。可是在做练兵、布防、屯粮、备战等一应工作的时候,这一丝若隐若现的忧虑,始终像阴天的背景,无处不在,又仿佛一根坚韧的、细如发丝的银丝,始终缠绕在他心头。
他正巡视战士们布防。
“将军!”突然有士兵失声叫了出来。“……烽火!”
郭成心一紧,抬头望去。东北方向上,一根火柱冲天而起。火光殷红,熊熊燃烧好一会儿,火光渐渐微弱下去,浓重的黑烟扶摇直上,形成一道直直的烟柱,即便百里外也看得清清楚楚。
军士中间起了小小的骚动。“东山方向举火了,将军!”有人朗声向他禀报。
烽火未至雁门关,郭成想。
他还没来得及想完这句话,在原来的方向,更近的第二座烽火台上,第二把烽火已经轰然举起。这一把烧得无比炽烈,火焰将半边天空映得通红,熊熊火舌舔食着低垂的天空,在空中飞溅出点点火花,经久不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