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 (3 / 3)

+A -A

        严鸾有些诧异的道:“姑娘去睡吧。”

        凤鸣道:“之前听皇上说,老爷夏日一向睡的浅,要有人打扇才好些。老爷快睡吧,奴婢不会出声扰到老爷的。”

        严鸾心道那个多事的人到底是和这个心腹丫头说了多少事,便道:“你整夜不眠,身体如何受得了?”

        凤鸣笑道:“我只是今夜当值,明天自然换别的妹妹了。老爷快睡吧,别管我了。”

        严鸾也实在是乏了,翻了个身,便睡着了。

        第二日一早,严鸾起身时看见凤鸣并不在,脚踏上坐着一个贴身丫头在打着扇子。见严鸾醒了,便道:“老爷醒了,奴婢伺候老爷梳洗。”

        严鸾起身,那丫头和另一个丫头便伺候他漱口、洗脸、梳头、更衣。

        严鸾坐在偏厅饭桌上的时候,发现这日的早餐比平时丰盛了许多,便想大概又是凤鸣吩咐厨房做的。

        吃过早餐,才见凤鸣从外面进来,脸色有些灰暗,显然是一夜未睡,看见严鸾便笑道:“老爷起的好早。”便站到严鸾身边,为他布菜添饭。等严鸾吃过饭,凤鸣带了两个丫头,一直把严鸾送到二门,才道:“老爷今日起便是尚书了,以后应酬往来自是每日都有,求老爷记得,千万不要沾酒。”

        严鸾道:“知道了。”然后一边往外走,一边心里想着赵楹把这么个姑奶奶放自己身边到底什么意思。

        轿子抬到正阳门外,严鸾便下了轿,向太和殿走去。路上有很多严鸾的旧交和严鸾打招呼,严鸾便笑着一一回应。心里却想,三年时间,恍若一梦,今日竟又回到这个地方上朝。走到太和殿内,百官分班站好。终于,见到那个人穿着龙袍出来,心里才稍稍安稳了些。却见那人也看着自己,便连忙把眼光转开。

        这日朝中议的大多是登基那日的礼仪和流程,都是礼部的事情,严鸾自是不会多话。最后便议定了,封安王正妃徐氏为皇后,赵灿的母亲安王侧妃为贵妃,赵炜和赵焘的母亲为妃。封皇长子赵炜为端王,皇次子赵焘为瑞王,皇帝义子、常应秋之子常烈为宁寿侯。

        这时忽然有人奏请,说皇三子赵炽之前已经是世子,现在理应被封为太子。接着便有人反对,说皇长子年龄既长,人品能力又是俱佳,理应立为太子。众人扰攘了一阵,谢子湖便出班,躬身道:“皇上,我朝一向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按理三殿下确应立为太子。但是近日朝中动荡,若立三殿下,怕有心存不轨之人便要借三殿下之名兴风作浪。而大殿下已近成年,文才武功也都出众,不若立大殿下为太子,以稳定朝局。”

        ☆、国本之争下

        第十六章国本之争下

        赵楹未置可否,徐祖辉却已听的满头冒汗,忙出班奏到:“皇上,刚才谢大人也说,我朝一向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然则徐大人身为首辅,却有何道理不遵祖制。”他知道自己说话没什么分量,又道:“谢大人说大殿下文才武功出众,固然是事实。但三殿下年纪虽小,却也甚是聪慧灵秀。”又转头对严鸾道:“严大人,三殿下人品学问如何,你这个做先生的最清楚了,却如何一直置身事外?”

        严鸾见徐祖辉问到自己,只得出班,对赵楹躬身道:“皇上,国本之事乃是皇上家事,臣不敢妄言。”

        赵楹冷哼道:“朕的家事倒要这许多人来操心呢。说说吧,严大人,朕也想听听你的看法?”

        严鸾又躬身道:“臣斗胆,敢问皇上今年圣寿几何?”

        赵楹一愣,笑道:“朕与你同年,严大人怎么忘了?”

        严鸾心里叹了一声,心想这人这个时候与自己调笑个什么劲。嘴上却道:“皇上正值韶华,又刚刚登基。臣不知今日众位大人争着立国本却是何意?依臣看,再过个七八十年再来议此事尚且不迟。”

        严鸾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再争论下去,必定惹赵楹不快。众人便都不敢再说,刚才说过话的人也都有些惴惴不安。

        谢子湖对严鸾道:“严大人,你从前也算有些风骨,怎么三年不见,却变成了阿臾逢迎之人?”

        严鸾对谢子湖微微躬身,道:“谢首辅是下官上司,要训斥下官,下官不敢辩驳。但刚才下官之言,句句肺腑,实无半句阿谀之语。皇上本应千秋万岁,下官只是说将议国本之事推迟几十年而已,又何谈逢迎皇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