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着顶端并不围上,给下面的火堆留出冒烟的地方,和排气用的。
再在兽皮帐篷外面围上芦苇和野草的粗制的厚帘子,只留门帘处,等晚上睡觉的时候,再把芦苇的厚帘子档上。
等下了大雪以后在芦苇帘子外面再堆上雪,就更保暖了。
帐篷里面的中央点上火堆,周围铺上厚实的芦苇垫子防潮,上面再铺上各自的兽皮。
小孩子高兴的在上面蹦跳,女人们点火炖汤,烤肉。
牲畜就栓在帐篷外面的树上,晚上就牵进来,和人挤在一起。
安顿好这些留在原地的,何清欢和白伏城一个筏子和牲畜辎重勇士一同飘向对岸。
第42章能救命的芋头
花花不敢上去,何清欢只好把她放在登山包里,只留一个透气孔。
这次和上次的乘坐体验,完全不同,筏子在波浪中颠簸,速度又快,筏子上的人都紧紧的抓住下面的水曲柳木棍,谁也不敢松懈。
花花在登山包里也不停的扭动,不安的啊呜啊呜的叫唤,让何清欢放她出来。
这个时候谁还顾得了她。
等上了岸,何清欢马上把花花放出来在地上牵着,花花这几天就长了好几斤,已经二十来斤了,谁没事爱背着她啊。
白伏城这时才告诉他,刚才在札搓摞子的时候,有一个羊皮筏子载着勇士女人,牲畜和熏肉被急流冲走了。
何清欢叹了一口气,白伏城搂着他的肩膀安慰他一下。
原始社会生存和军队执行任务一样,也许这一去就是影讯再无。
渡江的这一批不到300人全是年轻男人和女人有几十个带孩子的。
算是精英了。
前进的速度比大部队快了许多。
行了没多久就发现这条江在大山脚下的夹角有一块冲击平原,不大也有十几公顷。
干枯的芦苇,蒲草,还有芋头干枯的茎秆在风中哆嗦。
估计是某天冲来了一个芋头,落地生根,时间久了繁殖出这一大片。
何清欢扑过去:“冬天我们有吃的了。”
白伏城“这是啥?”
何清欢:“你不知道他是啥?”
“我认得藕的杆子因为上面长刺啊。这个真不认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