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2 / 3)

+A -A

        如果说树上的丹桂是使尽浑身解数,将香味发散出去,那它就是将味道紧紧地锁在小花瓣之中。

        “可要尝尝看?”

        得到应许之后姐妹俩一人挖了一勺,送入口中。

        “呀,好甜!”沙糖的甜与桂花的芬芳浸润唇齿,若给她们机会放开了吃,空口吃一大罐子也是成的。

        洪大冷静而睿智,善于思考,是个女夫子似的人物,她控制住自己想要多吃的欲望,先舔了口砂糖,再眯起眼睛研究干瘪的花瓣:“糖桂花是由天竺沙糖同花瓣制成的,在做之前,桂花应在阳光下暴晒过。”显然,花瓣中的水分已经被沥干了。

        莫文远很高兴,洪大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是没有经过雕琢的美玉,正因如此,她能够看破暴晒蒸发的点才让他格外高兴,敏锐的观察力与善于思考的精神是成为名厨的关键所在。

        他拍手道:“不错,除此之外还过水沥干,能看到暴晒之层面已经很好了。”

        洪大微笑,眼中隐含骄傲之色。

        随后莫文远便开始示范制作桂花糕。

        糯米粉、澄粉、沙糖、植物油被一股脑儿倒在了盆中,加入清水后莫文远手持“打蛋器”搅拌。此时代并无不锈钢,但铁条又很容易触水后生锈,他便只能用坚硬柔韧的类柳条状物代替打蛋器上方的不锈钢铁丝。

        铁藤条很奇妙,是小黑羊千里迢迢从南中一带找来的,别看他天天就只知道吃与咩咩咩,其实他还是读过一点书的,再加上他身为凶兽,在神州大地四处游荡过,很是听过些民间传说。

        此时代《三国演义》的影子都没有,但其原身《三国志》却写出来了,小黑羊闲来无事看过其中内容,甚至还看了描写同时代内容的《汉晋春秋》。

        《汉晋春秋》中就有记载蜀国同孟获所在的南中少数民族打仗之事,这便是“七擒孟获”故事的由来。小黑羊在看过书前就听说过南中一带精怪盘桓,这些精怪不同于普通的山大王,竟然是有兵器的,他们的兵器并非铁匠打造而成,而是取之自然。用坚硬的藤编成铠甲后穿在身上,防御性很强。

        在莫文远为了打蛋器烦恼的当晚,他就疾行至南中,寻到极细的藤,将其纷纷采摘下来,带回长安,又献宝似的给莫小郎君。

        小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

        此藤条可符合要求?

        莫文远看了之后惊讶地发现藤条坚硬度很高,同时又兼具韧性,寻常人根本无法将其弯折,他用上了以禅杖打硕鼠精的力气掰弯藤条,将俩细条形成纵横交错的十字圆弧后试探性地打发面粉,结果发现,可以用。

        他高兴极了,低头在小黑羊的脑袋上亲了一下,后者脑袋冒烟,面红耳赤。

        小黑羊:羞死人了!

        桂花糕的制作重点就是将粉打发得均匀无颗粒,经由他手打的面糊白嫩细腻,糊糊间飘着金黄色的小桂花,他将面糊倒入扁陶碗中,再放入蒸锅,猛火蒸。

        “我已经闻到了,桂花的香气!”

        空气中飘散着若有若无的甜香,蕴藏在花瓣中的桂花味经由蒸锅完美释放,彰显气存在感,丝丝入扣的甜在空中悠然盘旋,令人欲罢不能。

        “差不多了。”莫文远掀开锅盖,又刷了层糖桂花,桂花黏着在面皮上,糖滴悬挂在花瓣的边边角上,泛着琥珀的棕色,糖水借由刷子柔软的毛传递到黄色的膏体表面,嫩黄色的糕与棕色的糖桂花凑在一起,相得益彰。

        糕被莫文远慢悠悠地切成四方菱形,这还没完,只见他从水桶中捞起洗涤完毕的芦苇叶,用剪刀将其一剪两端,半截翠绿的叶子铺成在黝黑的陶碟上,灿金色的糯米糕颤巍巍地落在芦苇叶上,底部粘性十足,在同苍叶接触得瞬间,立刻粘上去。

        两枚桂花拉糕,一截芦苇叶,摆盘将极简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

        “请用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唐第一厨 分卷阅读53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