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8 (1 / 4)

+A -A

        ……

        唐三藏诵读完经书发现孙悟空与猪八戒未归,还有点奇怪:“他俩还没回来?”

        龙三太子比较懂猪八戒,他先对沙和尚使了眼色,随后对玄奘道:“可能是莫小郎君有事不在,大师兄二师兄等他耗费了时间。”

        三藏法师将信将疑道:“原来如此?”

        又过会儿俩人终于回来了,孙悟空方才落地,猪八戒就不行了,趴在地上又开始“呕——”。

        吃下去的大半都吐了出来。

        呕吐物上打了马赛克,猪八戒消化能力不错,吐出来的东西肉眼看不出其本貌,但龙三太子依旧闭上了眼睛,一是不想看见秽物,二则是想到了猪八戒悲惨的未来,不敢睁眼看。

        唐僧也不诵经了,他的眼型很漂亮,看向猪八戒的眼神冷冷清清,没有感情。

        酒气太浓了!看不出实质内容的消化物混在一起,胆汁泛着苦味,在胆汁的苦味上还有一气味尤其明显,便是酒臭味。胃里过一圈,再好的香酒都成了臭酒。

        玄奘法师还是关爱徒弟的,所以先拍拍八戒的背,等好了之后才道:“八戒,你喝了何物?”

        八戒:“……”

        回答还是不回答,是道送命题啊!

        ……

        第二批牡丹酒并未同头批一样,在酒窖藏一年,此酒只要发酵超过俩月,味道就基本成型,接下来的窖藏并非必要,头批在洛阳存放一年之因,大多是由于莫文远腾不出手,无空闲至洛阳看品质。牡丹酒热卖后,二批未上市,订单就排了老长,恰好他半年内都在洛阳,就制作了大批酒,酿好就卖。

        莫文远在酿造时就是一旬一旬分批酿造,早期牡丹的味道同晚熟花略有些区别,连带着酒之味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前者醇厚,后者略微偏甜。

        酒楼的掌柜又一天三次前来询问莫文远:“莫大郎,酒可酿好了?”他自己对牡丹酒固然期待,但若没有客官络绎不绝上门催促,也不至于问得如此勤快。

        “再过几日再过几日。”

        ”今日又有行商询问,此次牡丹酒行商可买否?若可以的话,限购多少?”头批牡丹酒出了乌龙,有商人听说洛阳牡丹酒的名声买瓶尝尝,结果被其色泽香味惊到,纷纷撒腿跑到李三娘食肆门口,问若批发购买,价格几许。他们打得好算盘,欲买入后往更遥远富庶的江南等地卖,理论上说,买酒卖酒不怎么划算,谁叫行路遥远,酒不宜于保存。牡丹酒的保存难度也不低,但冲着味道,他们就愿意承担路上折损的风险。

        谁知道商人眼巴巴想买,李三娘食肆却不愿意卖,牡丹酒产量不高,店面都供不应求,更别说是他们。莫文远给商人们推荐了现在卖得也很好的琥珀色黄酒,才作罢。

        他略作思索道:“此次酿得数量多,应勉强能够供应,每名行商只要不超过百瓶即可。”

        掌柜心说一百瓶也太少了些,寻常商人进葡萄酒,不够使成千上万买的?他们才堪堪百瓶,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唐第一厨 分卷阅读68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