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蔬菜固然可吃,温暖地区的菜种类也丰富多彩,但莫文远却坚信应季菜有其独特的魅力。
栗子十月份上市,他去供应商那里转一圈,回来时中黑羊的背上就驮了许许多多的栗子,莫文远边走边跟他聊天道:“回去之后我俩好好挑选,把最好的栗子找出来。”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
放心吧,相信我的眼力!
板栗也是有好有坏的,鉴别方式也很多,看颜色的话,外壳鲜红、颗粒富有光泽的为上品,手捏或者手摇栗子都能分辨出果肉好坏。
莫文远他们买的是北栗,颗粒小、皮薄,炒后还容易剥壳。
因为是专门做给自己吃的食物,中黑羊在挑选的时候更为上心,大摊栗子堆在布表面,他眼睛盯着栗子,分辨好坏。
他的蹄子时刻保持清爽,不沾染哪怕一粒尘土,看见了好的例子就蹄子推推,将其放到好栗子的堆中,次一点的留在原地。
在中黑羊分辨食材的时候,莫文远也没有闲着,准备各种原料,他准备做的栗子蛋糕并非是栗子布朗尼,也不是栗子戚风蛋糕,而是传统的法式栗子点心蒙布朗,当然,其中加入了莫小远的独家改良方法。
按理来说在唐朝做法式点心有点怪,然美食无国界,特别是甜点,中西方的口味差异最多只在甜度上无法达成共识,其他部分则毫无障碍,东方人能够享受西方的蛋糕,西方人也会被精巧的中式点心所倾倒,像是翻糖蛋糕这种起源于英国的艺术蛋糕都能有中国人得奖,可见美味点心是没有国家线的。
莫文远自己很喜欢蒙布朗,以前他家附近就有一家法国人开的蛋糕店,蒙布朗做得尤为好,回忆起其香甜的味道,他不由自主露出微笑。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
栗子我都挑好啦!
……
制作蛋糕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料,其一就是黄油。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以畜牧业为主的匈奴人就已经掌握了黄油的制取技术,其少量成品也传入了中国,当然了,在唐代时,此种有几乎没有普及度可言,便是庖厨被问到此物,也是一问三不知。
黄油本身的制作技术并不难,但想在唐代批量生产却不容易,黄油是牛奶做的,在十九世纪末从欧洲引进奶牛之前,中国本土只有水牛黄牛牦牛等,它们的产奶量都非常之低,根本跟不上需求。
技术是需要适应环境的,在发现牛奶做黄油行不通后,莫文远把主意打到了羊奶上,羊奶的产量还是非常丰富的。从羊奶中提炼黄油并不简单,如果只有莫文远一个定是搞不出来的,但他自带神通广大的厨神系统,用大量积分换取了羊奶炼黄油的方法。
生产出来的黄油味道与牛奶产的黄油差别并不大,若说有何弊端就是保存时间相对较短,只能放两个月,而且炎炎夏日也不可存放。
考虑到羊乳生产黄油的成本低,他认为这点弊病是可以接受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