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粉丝的制作方法传给了种植绿豆的老农。
老农信佛,对莫文远有天然崇敬,他居住在长安城郊,自也听说过李三娘食肆新吃食的传闻,认为制作粉丝是很重要的技术,连连摇手道:“使不得使不得。”李三娘雇佣他种地,给的米粮不比其他人家少,他自认为能被李三娘雇佣已经是得到大恩,三娘高义,除她之外还有谁愿意雇佣信任流民?
李三娘食肆有好些人是流民出生。
莫文远笑道:“此法并非什么了不得之事,而且我还有事想要委托给您。”
老农具体名为何,莫文远是不知道的,他自称为陈四,莫文远便喊他陈伯,听他话后陈伯立刻道:“且别说是委托不委托,直接吩咐我便是,莫大郎太客气了。”
“我望陈伯同周边各农户说说,若谁家愿意种半顷田地,便传授其做粉丝之法,种出来的绿豆我等也会收购。”
“距离新一轮种豆季还有三月有余,望陈伯可以多通知些人种豆。”
半顷就是五十亩,这数字单看不少,看若按家家户户算却不是很多。唐代均田制规定,凡男子十五以上,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四十亩,女子二十亩,若家中有奴隶或耕牛则会有更多土地,此外还有些其他零碎的分田,有五十亩地对大部分家庭来说都不是事。
而且莫文远摸得很清楚,这年头掌握一门手艺比种田还要重要,这就是为何掌握了酿酒、酿醋之家会比其他人家富庶不少,粉丝上市后已有风靡长安城的趋势,外地行商也纷纷求购,还有些人家从三娘食肆买了干粉丝回去熬汤,或者干脆做小生意。
馎饦摊子上有种新吃食,就是把馎饦连同粉丝一同下锅,很受欢迎。
由此可见,现在做粉丝卖一定很有市场。
陈伯听后大惊,并非因为莫文远给出的条件不优厚,而是太优厚了,有吃食的独门制作方法,谁家不藏着掖着,竟然还要交给别人。
莫大郎也太心胸宽广了吧!
他忍不住劝说道:“使不得啊莫大郎,此法你还是自己藏好了,可传后代。”
莫文远笑道:“我可传后代的吃食制作法并不少,但粉丝的做法却不易在其中。做粉丝需要绿豆,绿豆是好东西,不仅能吃,还能入药,它有明目清火的作用,滋味也很好,就我看来种植绿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但若不予人方便,就劝说不相干的农户种绿豆,显然是不可行的,若种了后我食言没有收购,那些豆怎么办,烂在地里?”
陈四嘟嘟囔囔道:“莫大郎怎会食言?老儿我活大半辈子,就没见过什么人比大郎更有信誉。”
被人夸奖莫文远也是很高兴的,但他还是道:“我思忖着只要学会了粉丝的做法,便是绿豆在地里无人要,他们都能做成粉丝卖,这样对农户也很好。”
“当然在教农户前,我们也要约定好,等绿豆种出来了,粉丝做出来了,优先卖给食肆。”
陈四感叹,心道莫大郎为了让更多人认识绿豆种植绿豆也是煞费苦心,对方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再拒绝反倒是他的不对了,他点点头道:“成,包在小老儿身上。”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