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 (2 / 3)

+A -A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那我等岂不是为莫大郎信任?”

        “哎,如此我等定要好好回报……”话还没有说完这些人已到了磨坊周围,空气中丝丝缕缕的臭气钻入鼻腔,这些人的表情肉眼可见变得迟疑。

        这味儿……

        莫文远耳聪目明,听见脚步声便从房内出来,长安城郊景色优美,此时已为初夏,桃花、杏花已零落,但树木茂盛,满眼看去皆为翠色,地上开满锦绣花朵,花香袭人。

        ——本该如此

        莫文远给众人递上布巾,指指自己脸上道:“同我一般蒙住口鼻便是。”

        众人照办后道:“莫大郎,可是茅房未修好?”

        莫文远道:“不是不是,我正在试做种新吃食。”

        “那我等之工作?”

        莫文远道:“先做老豆腐便好。”

        ……

        在现代,商家常用老豆腐做豆腐乳,机器制作的豆腐乳固然也能吃,味道却不是很好,带着一股铁锈味,唐代的所有豆腐都是手工制作的,自然就不存在这问题。老豆腐中豆乳的香气,是腐乳的精华之所在,只要发酵得当,臭味就不会太过,相反还能臭中带香。

        在进行了基础的制作工作后,帮工与莫文远一起共同制作臭豆腐乳,众人虽对其气味将信将疑,但莫文远说的话还是有很多人信服的,故而众人一同动手。

        莫文远道:“第一步,是把老豆腐用清水洗净后,放在干净的篦子上沥水一天。”

        沥干老豆腐后,莫文远带领众人将其切块,放置在了大盒子中,盒底铺了层厚厚的灰,帮工已经习惯在臭气中干活,憋声憋气道:“大郎,这可是草木灰?”

        “没错。”

        干净的布包裹住豆腐,布下面是层厚厚的草木灰,等把豆腐包好后,再在顶上铺了层草木灰。放草木灰是制作豆腐乳过程中的精髓,它们能在短时间内吸收豆腐中的酸水,让做出来的豆腐乳紧实,不容易碎。

        最关键的是之后的发酵环节,已经变得紧实的豆腐被整块整块放入由糯米和稻草制作而成的发酵箱中,只等长好菌丝。

        这种发酵方法用的时间比小和尚无心做到的发酵方式速度要快上许多,两三天便能成了,故而命名发酵的时间不同,两种豆腐乳是一起做好的。

        不同的方法造就的豆腐乳颜色也不大相同,小和尚无意发酵出来的颜色比较青,而莫文远做的颜色虽然青,却要浅淡一点儿,臭气也不是很重,如果单纯挑出一块,不凑近闻不到很重的臭味。

        莫文远将两种豆腐乳装在盘子里,也不用香料拌,直接在上面浇了酒,对大黑羊道:“尝尝?”

        两枚豆腐被放在白瓷小盘上,在唐代白瓷的价格还是比较贵的,但莫文远总觉得若不用白瓷装豆腐乳,就无法细细端详其有别于白豆腐的模样。

        清澈的酒液从腐乳顶端向下滴,其中一两颗堪堪悬挂在边沿,摇摇欲坠,青色的腐乳质地细嫩,散发着淡淡的臭味,然而在其中,有藏着有别于一般豆腐的鲜香味,中黑羊盯着白瓷盘上的小块儿,似在研究甚大事。

        在从大箱中分割出来后,臭气好像变小了。

        莫文远笑道:“现有无一品其味的想法?”

        被臭气隐藏的香味让大黑羊有点在意,听见莫文远的话后,他的心蠢蠢欲动,在经过了思想斗争后,他梗着脖子点点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唐第一厨 分卷阅读137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