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 (2 / 4)

+A -A

        莫文远先洗干净采集到的猴头菇,他运气不错,此种食材即使是在长安卖都价格不菲,在大黑羊的带领下他找到了足足一捧,十分新鲜,且数量众多,他准备以其做两道菜,一是顿粥给法师吃,还有一就用来烧排骨。

        大黑羊看着小老虎精,还有点恋恋不舍,咂巴嘴“咩咩咩咩咩咩”道:真不能吃?

        莫文远头疼道:“他乃善妖,并未犯下杀戒,如何吃?”随后又朝玄奘法师使眼色,以意念将未尽之语传递之:有玄奘法师同行,我等还是收敛些,妖魔就不吃了吧!

        哪想到玄奘法师的听力着实出众,他与小老虎精一般,听见了莫文远与大黑羊的话,他见小老虎精瞳孔收缩,动作一顿,似被骇道,便反思了一下自己刚才的劝说手段,,说了那么多对方还不动摇,最好换一方式。

        他表情冷肃,声音更冷:“可听否?若你做了恶事,就要成为他口中之吃食。”

        小老虎精:???

        那你倒是度化他啊!

        ……

        行走野外,吃食未免粗糙,但莫文远的厨艺精深,即使是熬粥,成品都与寻常人家的不同,很是美味。

        就譬如他现在熬的猴头菇粥,猴头菇作为食材非常不凡,少且名贵,有句俗话“宁负千石粟,不愿负猴头羹”,说的就是它的稀少。

        寻常人吃菇,更喜欢烤,菇是吸水的,与肉放在一起炙烤,肉中的油,蒸发过的血水都被菇吸收,咬一口就能吸到香浓飘着油香味的汁,且别说是少吃肉的唐代人,即便是猪肉随便吃的现代人也觉得味很好。

        但是猴头菇就不同了,它在菇中的名贵堪比龙涎香在香中的地位,一小块就价值连城。

        然而,再价值连城的食材没有经过恰当的处理,都无法绽放美味,相较于其他肉类,身为山珍的猴头菇其实更难处理一些,他自带苦涩的土味,如果不用合适的方法把这股味去了,那无论怎么做都不会好吃。

        大黑羊趴在地上静静看莫文远处理,先是用淘米水反复洗了,猴头菇吸水泡发膨胀,但当厨师伸手挤压其中的汁水时,挤出来的汁却是黄色的。

        反复几次后,莫文远以手指点菇湿润的表面,再舔下手指,发现终于没有苦味,才点点头。此物终于处理干净了。

        莫文远拿出了随身携带的木砧板,先把菇切碎,随后只听见“咚咚咚——”“咚咚咚——”的剁菜声音,那些猴头菇已经变成了微末的小碎屑。

        他直接将将小碎屑放进了吊在柴火上,摇摇欲坠的铁锅中,与米粒一起熬煮,时渐转冷,在寒冷的黑夜,锅下方熊熊燃烧的火焰以及升腾的温暖白烟都能让人心感熨帖。

        巴蜀一带多猿啼,偶尔还能听见鹧鸪狰狞的叫声,即便是小老虎精在寂静的夜晚听见此声都会感到不适,但今儿也不知是怎回事,闻到飘入鼻腔中的,大白米粒的香味,他竟然发自内心深处,感觉到了幸福之感。

        “咕——”腹腔内传来了悠长的嗡鸣声,昭示其主人的饥饿。

        玄奘法师看窘迫的老虎精一眼,对莫文远道:“饭食可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唐第一厨 分卷阅读173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