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起,起来了去哪里?”
“为什么学了轻功,人就能飞起来?”
“……”
谭昭从来不惯着人,非常残忍地指出:“那只能证明一点,你的资质太差了。”
“我不信。”
爱信不信,不信拉倒:)。
两人这会儿已经快到湖州了,不得不说,被赵竑带着出来行走,安全感真的非常棒。赵煦几乎不用担心任何事情,赵家的子孙天生就知道怎么享受人生,旁的人赶路灰头土脸的,他俩一个病弱一个小孩,竟然还胖了两斤,作为一个严于律己的人,赵煦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露出了一个非常沉默的表情。
谭昭一看就乐了,适时开口:“陛下,您怎么了?”
非常和善的笑容,但相处多日,赵煦哪里看不出这人的险恶用心,非常倔强地开口:“朕很好。”
谭昭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真的?”
“自然是真的。”咬牙切齿状。
谭昭也是见好就收,否则人又要指着他喊不肖子孙了:“这一路,陛下可还满意?”
从嘉兴到湖州,江湖人要是使使劲一天就能到了,他们两人慢慢悠悠走了小半个月,农田水利,市井小路,连衙门捕头办案都围观了一场,如果他再不知道赵煦想看什么,他以前的皇帝就算是白当了。
“你觉得,青苗法如何?”
赵煦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某种说不出的意味,这个时候,谭昭不会再怀疑对方天下之主的身份。
“法令无过,有过的是人。”
如果依照后世的经验,青苗法显然有许多弊病,加上大宋官员设置冗繁,一层层潜规则下来,只会加重底层百姓的负担。但你若说它不好,其实也不然,若有手腕高杆的领导班子,未尝不能达成双赢。
“是啊,只是可惜,这说不出功过的青苗法,就要被废除了。”赵煦一叹,这江南富庶之地,亦是如此,王公大才,却误用小人,“党争啊,你看得确实比许多人都通透。”
谭昭忽然就明白赵煦为什么要来找苏轼了:“所以,陛下是想送苏子瞻一段前程?”同样,也是给了别人一个□□。
“没错,果然瞒不过你。”赵煦对着赵竑说话,显然十分放松,一来是两人性情相投,二来他十分明白对方对他的皇位与权势并无任何觊觎之心。
谭昭笑笑,没再说话。
入了湖州境,赵煦能够明显地感觉到百姓的精神面貌变化,江南富庶,但有些地方贪官污吏沆瀣一气,百姓生活其实一般。但湖州,他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为民为国的官员,有多么地重要。
苏子瞻有个有浪漫主义的官吏,他可能不适合统领百官,但对方绝对是一个好官。
“来了。”
谭昭难得有些不解:“什么来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