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嘛,赵煦作为皇帝,做事理政,都带着一股江湖意气般的痛快利落,完全不像是老谋深算、深谙制衡之道的君王。
“再过几日,便要到汴京了,陛下准备如何回去?”
赵煦笑了笑:“这便要拜托小孙孙了。”
“唔?”谭昭有种不祥的预感,甚至他想起了曾经被赵家人莫名坑的心理阴影。
**
汴京,宋朝国都,这里是漕运中心,也是政治中心。
与其他朝代的国都不同的是,汴京带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你走在街上,便是忙忙碌碌的人,船上,街上,馆子里,都热闹非凡。
但是赵煦明白,这股生命力何其脆弱,只要有些人暗处拨弄,就会将他父亲和王公的努力,付之一炬。
上辈子,他没有力挽狂澜,这辈子,他绝对要办成,否则都对不起老天爷给他的这条命。
“我们走吧。”
谭昭点了点头,带着赵煦穿过人山人海。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与苏轼分开,作为汴京即将炙手可热的人才,苏大胡子绝对是一登岸那就是众所瞩目啊,特别是他在苏州羁留数日,破获了一起特大藏尸案之后,那更是风头无两。
京里的人,历来消息最灵通,苏轼进宫面见太皇太后时,就已然有人提起此事。
苏轼不是个喜欢擅专的人,但此事他只能一人背上,等他疲倦地从皇宫出来,身上的知州官职已经摇身一变,成了礼部侍郎知登州。
礼部侍郎什么概念,放现代那就是教育部副部长啦,兼职做其他工作,可以说是一下飞升,朝中无不议论纷纷。
此时此刻,赵煦坐在汴河上的画舫里,见到了已经被架空了权力的司空王安石。
“老臣拜见陛下。”
赵煦的眼睛有些湿润,他动情地将人扶了起来,然后转头:“小孙孙,快给王公瞧瞧,他这身子骨还行吗?”
王公:……
第419章姓赵的有毒(十三)
王安石今年已经六十有五了,他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四十余年宦海沉浮,历经四朝,在朝堂显然已经是老人了。
贬谪晋升,丧子,背叛,变法,革新,写过词,骂过人,交过挚友,也曾挥毫泼墨,一生风风雨雨,到如今,显然已经沉稳不迫,唔,即便是听到九岁的新帝喊一个青年人“小孙孙”,王公也非常地淡定。
小场面,都坐下,坐下。
指不定人家姓孙呢!官家初初登基,有点儿童稚也并不稀奇。
不过这青年人倒是有些意思,这一身气质普通人家定是养不出来的,此人站在官家身后,俨然是保护官家的意思。王安石想了想,竟想不起京中有这样一号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