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佩珏从往事回过神儿来,对着手机说:“老六,今时不同往日,咱们年纪大了,你要愿意就跟着我跑跑码头,去外地拜堂会,但大头你是拿不到了,那得归角儿,如果你不介意分分边角余料,就来帽檐胡同,我这地儿你知道。”
挂了电话,正好易臻洗完澡出来,徐老六给他裹个毯子擦头发,说:“明儿咱们搬家。”
第3章深宅紧锁春秋
帽檐胡同算得上是老北京久经沧桑的一条胡同,颤颤巍巍的躲过了好几次动迁,但也没法保持老胡同的原汁原味。
现在所谓胡同不过是种说法,其实就是几处老宅子。映衬在四周的高楼中,显得那么孤独和无奈,就像被几个年轻人挤着的老人一样,半只脚站在地上,晃晃悠悠,看着可怜。
易臻跟着徐老六坐在面包车里,后面是他们所有的家当,徐老六的加上易臻的,满满当当塞满了整个车厢,易臻只能侧身跟徐老六挤在一个副驾驶上,但尽管这样易臻透过车窗看着旁边的房子感到非常的新奇。
虽然他从小在北京生活,但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房子,车停在一个狭窄的胡同口进不去,徐老六把易臻抱下车。
正巧旁边儿遛鸟的老大爷路过,看孩子可爱拿鸟儿吓唬他一下,见易臻躲在徐老六后头,啧啧一声:“一看就是打城外来的,忒胆儿小了,不行不行。”才悠哉的走到早点摊。
早点摊老板头也没抬,说了句来了后就直接给他端了豆汁儿和焦圈儿。
徐老六觉得这里相较多年前清静不少,过去在旁边老槐树下面还能听见追逐玩耍的孩童,现在连那颗老槐树也被砍了。这里地界太小但地段处在最贵的皇城根儿,很多周边的老北京人都卖了老房子发了家跑到通县去住了,两辈人吃穿不愁。
他带着易臻站在黝黑的宅门前站定,易臻看着那锃亮的门钹觉得有趣,正想伸出手来摸一摸,门就开了,里面出来一个穿着旧式灰色长袍的人,短发,带着眼镜,面容白皙,眼角些许浅纹,一时间易臻分不清这是个叔叔还是阿姨。
门后依稀看到有个比自己大些的男孩在咿咿呀呀的唱着什么,而且是边走边唱,就像散步一样,那男孩抬头看了一眼,声音刚停下,秋佩钰一个转身怒瞪,他缩起脖子赶紧又唱了起来。
秋佩珏看着徐老六一身褴褛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又看他带个小拖油瓶,勾起了她的兴趣:“哎呦多年不见这是填了个儿子?”
徐老六对易臻说:“哎,说来话长,臻儿,这是你秋阿姨。”
易臻说:“秋阿姨好。”
“乖,这小家伙长得真水灵。”秋佩珏把两人让了进去。
进了门秋佩珏拎着唱戏的男孩过来,让他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六师叔,但徐老六却连连摆手:“什么师叔不师叔的,早就不敢当了。”
秋佩珏说:“师傅养大的孩子就你、我和佩琦,他合该叫一声师叔。”
听到这里徐老六神色有些暗淡,秋佩珏停了一会儿,说:“哎呦你们赶巧了,我那两个徒弟正好出去走活儿,朝南那间小偏屋正好空着,就是小了点儿,不介意吧?”
徐老六乐呵呵的答应,这就是不用交房租的意思了。赶紧叫人把自己那点儿家当卸车搬进那个小偏房。
秋佩珏喊了那个吊嗓子的小徒弟邵小武过来帮忙,徐老六赶紧摆摆手,让俩小孩到那边玩去。
易臻觉得那两扇门是一个神奇的通道,门内的世界和门外仿佛是两个世界,连空气都不一样。
里面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院子,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房子,跟刚才看到的又不一样,是一水儿的青砖黑瓦,瓦仿佛是布做的,看上去油光铮亮。
院里有一颗槐树,因为是冬天那树枝光秃秃的,但腰身特别粗。
易臻记得老师说过树有年轮,年轮越多树越粗,证明这棵树就越老,这应该是易臻见过的最老的树了。男孩就是在树下面边走边唱,时不时的余光飘到这边,但声音和步子却没有停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