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2 / 3)

+A -A

        太宰治对他的宣誓没兴趣,因此直接挂了电话,接起中途就打进来的另一通来电,是广津打来的,但说的内容与目前的事无关,还是说的之前他决定告诉中也、但被突如其来的状况外事件打断的那件事:“太宰先生,您让我去找的‘证据’已经拿到手了。”

        “唔,”太宰治说,“动作还挺快,我以为还要花一段时间。从哪拿到的?”

        “很不容易。”广津柳浪说,“当时您与那位的谈话地点选的隐蔽,又时隔太久,现在手里能作为证据的是一段无声视频,没有声音,不过能看清两位当时谈话的口型。”

        太宰治不禁挑起一边眉梢,略为诧异道:“居然能有这种东西?”几年前那次交易,虽然没有特意做什么保密措施,但他觉得自己应该没有那么大意,会大剌剌留下这种痕迹。

        然而仔细回忆了几秒,太宰治就自己记起来了:“哦,对面有一个机。”

        “您知道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吗?”广津柳浪的话音非常无奈,“机的摄像头对准的又不是街对面咖啡厅里您两位的脸,是有一辆车凑巧停在路旁,车主为了防止行人不小心剐蹭,因此把倒车镜折向了内侧……然后倒车镜、车玻璃与商店深色毛玻璃的几次倒映折射,让机的摄像头录下了一小块您两位的模糊人影。至于那些提高人影的清晰度、还有翻出一台机四年前的监控录像的麻烦事,和这些比起都不算什么了。”

        “那还真是辛苦了,”太宰治说完,顿了顿后,接着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口吻思索着慢慢说道:“你也知道,当时我和森先生的确有一个……无关痛痒的‘交易’,签下了文书,盖上了私印。但刚刚签完没几天,那文书就和森先生一起消失了。”

        广津柳浪沉默不语。

        “我一直觉得我说不定是被森先生摆了一道,但仔细想想,这种没有没有任何好处,说出来只会劳筋动骨的‘陷阱’,森先生应该不屑一顾才对。那么那份文书又去哪里了呢?”太宰治幽幽道,“你相信吗,广津,我这几年一直在担心这颗不知道埋在哪里的炸弹突然‘b’一声,因为那份文书的内容实在是很容易让人误会……尤其是中也。”

        那寻找证据证明自己这件事,您怎么不早点做呢?广津柳浪疑惑。因为坐以待毙绝不是这位的风格,太宰治是那种无论是自己的弱点还是对方的弱点,都会抓起来利用予以反击的男人,别说是坐以待毙——就算是对局处在绝对的劣势,但只要有一线机会给他,他都能面不改色直接掀翻整个棋盘。

        不留一丝余地。

        像是听到了广津的心声,太宰治轻笑了声:“是啊,为什么呢……可能因为那是中也吧?所以,我才总是很吝啬。”

        因为是中也啊,所以想让他向自己证明,他不是因为那点冷冰冰无机质的证据才相信自己的;向自己证明,他和自己的关系没这么不堪一击。

        “恕我直言,您这种想法有点危险。”广津柳浪从老年人的角度实话实说,“很容易发生一些大家都不愿意看见的误会。”

        太宰治笑而不语。

        “是啊,”停了半晌,他才语速和缓说道,“所以我不是尝试了蛞蝓那种做事方法,去找证据了吗?”

        但您是真的做出了改变,还是一时兴起……广津柳浪不动声色叹了口气。总觉得前路不太乐观。

        “先不说那个。”太宰治这个年轻首领,在把私事处理完之后终于记起了公事,“你转告红叶大姐,我把现在的人手分成了三路,一路负责的追捕,一路跟着我,剩下的那一路就让她负责,从‘港未来’那家五星酒店入手,追查芥川的下落。最迟明天,我就要……”

        防弹商务车的车身猛地剧烈颤动,车内中间的隔音板落下,传过来开车司机因为过度紧张而直接变了调的嗓音:

        ”首领!!!”

        他们已经即将逼近出事港口,然而一个黑影忽然从天而降,砸在前方五百米处的路段上发出了轰然巨响,使得前方的柏油马路顿时塌下去一个深坑,烟尘四散弥漫开来,能见度立刻下降到不能视物的程度。

        港口黑手党的车队迫不得已停下了。

        “……拿到初步结果。”太宰治不慌不忙,眼皮都没撩一下地淡定把事情交代完,还在心里顺便吐槽了一下当首领就是不如当干部爽快,做什么都得拖拖拉拉,身后仿佛拖了成百上千个“拖油瓶”。但这些话只是心里过了一下,嘴上还是继续平静说道,“就这样,我这边看到中也了,先挂了。”

        广津柳浪礼貌问:“太宰先生,需要支援吗?”

        太宰治嗤笑:“有用吗?”

        当干部的时候只管三分之一的人,尖刀只干尖刀的活儿,因此省心又省力;而坐在首领这个位置上,他就从“尖刀”变成了“使用尖刀的人”。刀只专注如何更锋利就可以,而使用刀的人就得考虑学功夫练秘籍,总不如刀来得痛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