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 (1 / 2)

+A -A

        他转身一拂袖,将案上茶盏扫落:“一个个的,全是这样。”

        他心里怨恨,我知道。

        我开了头,从我开始,我去北疆时,让他留在燕都看家;李别云与沈清净出征时,也让他留在燕都守着;沈林薄亲征长阳,仍旧让他坐镇燕都。

        现在这个时候了,不教他坐镇燕都了,要他跑了。

        仿佛他总是被护在后边的那个,其实被护在后边的那个人才最难受,他得亲眼看着一个人一个人在他面前死去。

        他一个人苟延残喘,难受得都快活不下去了,却还要为了什么国家大义。

        沈林薄站起来,伸手拿走他的长剑,容不得他推辞:“已经安排好了,丞相带着一洗往小蓬莱走,从前宋家世代隐居在小蓬莱,老丞相在那儿也有所安排。李别云已经去了岭南,但恐怕岭南也守不长久,我只让她韬光养晦,就等着一洗束冠。我让一洗认你做义父,好不好?”

        “不用,太子唤我先生便好。”

        宋清平是要收他做徒弟。

        宋清平若是当了沈一洗的义父,与我而言就是兄弟。我和他这么多年情同手足,沈林薄满以为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不过要真安一个兄弟的名头,于我私心看来,确实不好。

        于是沈林薄就催着沈一洗喊他宋先生。

        到了临别的时候,纵使我二弟看事情清明通透,也忍不住一颗慈父之心,一面帮沈一洗整理衣襟,一面嘱咐道:“跟着宋先生走,要懂事,路上可能艰苦一些,你也要忍着些,不许给先生添麻烦,先生让你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你记得出宫时父皇跟你说的吗?”

        沈一洗到底还是个小孩子,木木的点点头,回道:“记得,见人要懂得叫人,要先行礼,不能……”

        “好了。”沈林薄最后问他,“还记得你母后的模样吗?”沈一洗仍是木木的点头,沈林薄推了他一把,把他推到宋清平身边去:“去罢,莫忘,日后父皇要考你的。”

        宋清平伸手去拉小孩子的手:“走罢,向父亲告别。”

        沈林薄却摆手:“不必告别了。”他吩咐宋清平:“小孩子容易忘事儿,等丞相安顿下来了,记得画两张画像,闲时给他认认人。”他苦笑道:“你不记得我们了,但你总会记得皇兄的模样。”

        宋清平却回说:“臣记不得了。”

        这途中谁知道能有什么变故,山高水长,千难万险,七情六欲皆须摒弃。

        那日宋清平带着沈一洗策马往南边去,我也随他们一起去。风吹起宋清平的衣袍,猎猎作响。

        匈奴兵正从城的西边攻来,马蹄哒哒,好像战鼓一样听得人心里发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燕都旧事 分卷阅读133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