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后哀伤地看着他,感到钻心的疼痛和悔恨:“政儿过早地看见了人世的丑恶,变得不愿意相信感情。这点娘有很大责任。”她默然良久,然后用力握了握儿子的手,以一个母亲所能表现出的最大关怀与深情说道:“但我的政儿是个坚强不服输的孩子。在邯郸被追杀时,他没有认过命。在蓟年宫兵变时,他没有认过命。在……那个人被放逐蜀地时,他亦没有认过命。政儿,娘希望你这一次也不要认命,这个世界上仍是有那样美好的感情,它不靠利益,不靠权威,只靠两人心心相印。而我的政儿也一定能得到它。”
嬴政藏在袖中的手不停摩挲着厚实的布料,他没有想到,母亲会说出这样的话。他清晰地记得当年吕不韦和父亲将他们母子抛弃在邯郸而独自逃生时,母亲愤恨和绝望的泪水。那情景让年幼的他连杀了吕不韦,甚至亲生父亲的可怕心思都有过。于是他转过头,以多年锻炼出的暗藏锋芒的眼神逼视着母亲问道:“那娘自己相信吗?娘自己经历过这样的感情吗?”
“相信。经历了这么多事,娘仍然相信。”赵太后以同样坚定的眼神回答了他的问题:“政儿知道夏姬的故事吗?”
嬴政不知母亲为何要提起这个女人破坏气氛。他并不掩饰自己的厌恶:“知道。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1”
赵太后并不在意嬴政的语气,只是自顾自地叙述起来:“世人皆言夏姬□□成性,可娘总是不太信那些写史的男人们。夏姬是个苦命的女子,也是个勇敢的女子,她的不幸在于前半生所遇非人,而她的幸运在于她始终没有放弃,最后与巫臣终成眷属,而此后再无□□之事见于史册。”
嬴政默然不语,他握着母亲的手,似乎在沉思着。
“政儿,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娘,你会好起来的。”嬴政倔强地打断了她,赵太后望着儿子眼中斗天斗地的固执神色笑了。
“娘的身体,自己很清楚。可是,让娘说完。”赵太后接着道,她的眼睛似乎聚焦在很远很美的地方,“娘这一辈子,多是被别人安排着走,娘只追求过一次真正的爱……虽然,结局并不好,也伤害了你,娘说了,你不该原谅。”
“可是娘终于选择了自己想要的命运,体验了作为人该体验的感情。尽管这感情并不长久。”
炭火噼里啪啦地烧着,屋内的更漏滴答、滴答地响。
“母亲,谢谢你,告诉我这些。”许久后,嬴政吸了口气,静静地回应道。他最终得到了期待多年的答案,心里却没有想象中的波澜。但他终究是感谢母亲敞开心扉的直言相告。然后,他似乎下了很大决心,再次开口道:“政儿可不可以再问一个问题?”
母亲像鼓励孩子那样温柔而坚定地点了点头。
“拥有后失去,和从未拥有过,究竟哪一样更痛苦?”
赵太后艰难地撑着身子,嬴政忙扶起她,她用久病后瘦弱的胳膊揽着儿子:“政儿,如果再给娘一次机会,娘仍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而政儿也会面临这个问题:经历真爱,或是逃避它。这世上大多数人靠逃避过活,也许一生平安顺利,但离去时仍是一张白纸;但仍有些人靠不逃避过活,也许一生坎坷多灾,却活得精彩,活得深沉。”
嬴政久久凝视着母亲,漆黑的眸子在炉火的余光中更显得深不见底。
“政儿,你是爱上谁了吗?”突然,赵太后以女人特有的直觉和敏感问道。
嬴政并不作答。
赵太后有些了然地笑着,随后却又叹了口气:“我想大概不是齐姬,她是个好孩子,又为我生了大孙子,可也不见你有立后的意思。不管她是谁,娘只希望她能让你能更快乐一些,给你娘不能给的东西。”她靠在嬴政身上,也许是说了许多话,中气显得越来越不足:“政儿,你还记不记得你小时候学游水?你一开始拼命地扑腾,却总是往下沉。后来你不扑腾了,任由水托着你,自然而然就浮了起来……这爱就像水啊,你越扑腾越是容易溺死。你总想控制一切,但有时却要顺从自己的心……”
“政儿不愿意说,也没有关系。娘还是那句话,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政儿的选择一定不会让娘失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