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在!”
“即日派人至井陉捉拿李牧!不得延误!”赵迁见郭开竟有迟疑之色,恼火道:“怎么了?上卿难道还怕了他?”
“不不不!”郭开忙摆手否认:“老臣是为君上着想啊!君上您想,李牧在军中多年,威信甚高,边军更是只知李牧,不知赵王。”郭开满意地发现赵迁听到此话,脸色更是涨红得猪肝一般,他接着道:“若现在公然抓捕,恐怕小则军心动荡,大则引发兵变,到时候秦人便会乘虚而入,对君上大大不利。”
“嗯……”赵迁被郭开的一片忠心感动了,点点头恳切地询问:“还是上卿深谋远虑。那上卿有何妙计?”
“君上当修书一封,召李牧入国都商议对秦战略,到时候秘密抓捕即可。”
“好,此计可行。那就全权交于上卿处理了。”赵迁终于松了口气,急不可耐地在郭开还未领命完毕时就转入屏风后,与胡女媚儿推推搡搡,胡天胡地去了。
宫门外,郭开看着拿了一袋金子的下人消失在巷尾,向身边的黑衣侍卫使了个眼色。
侍卫低声道:“主人放心。这个人自然会解决干净。”说罢风一般悄无声息地往巷尾去了。
******************
李牧在军帐内听着副将司马尚汇报后方粮草筹备情况,他踱来踱去,脸色很是严肃。他已经不年轻了,他的脸庞褪去了俊朗飘逸,增添了风霜磨砺后的坚毅。他的剑眉褪去了意气飞扬,增添了比一身铠甲还要沉重的忧郁。
“鉅鹿郡已筹粮一千石,月后运至。云中郡筹粮两千石,两月后运至。代郡筹粮一千石,月后运至。春平君从封邑筹粮三百石,尚无确切运送日期……邯郸方面说,还望大将军妥善筹措……”
“可以了。”李牧打断了他:“杯水车薪……杯水车薪!”李牧沉痛地拍击着桌案:“国之将亡,而赵国君臣竟如此漠不关心!”在阴山荒芜之地坚守十数年都不曾喊过苦的一代名将此时眼中也现出了不甘的泪光。
“大将军!”司马尚心痛地望着他,恨自己跟随将军多年,此时却不能替他减轻一丝忧愁,他只能再次拱手发誓:“不论邯郸是什么态度,我们边军飞骑誓死追随大将军!”
李牧慨叹一声,无奈地摆摆手,正当他要劝说司马尚时,帐前的亲卫兵突然来报:邯郸有加急王书送到!
李牧与司马尚对视了一眼,实在不知这是福是祸。
手持旌节的王使已踏入军帐,李牧与司马尚行军礼接旨。
“赵王令:传武安君即刻回国商议军事,共抗强秦。诸郡县须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李牧双手接过王书,心中滋味很是复杂。他与王使寒暄了两句,请亲卫士兵领王使至偏帐歇息。
“大将军对这道王命如何看待?”司马尚等王使离去,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牧向前踱了几步,背对着司马尚,他的脸庞沉浸在帐幕的阴影中:“既然赵王有心全力抗秦,我自当遵王命回国向赵王陈明军事,最大程度上争取邯郸的支持。”
“可是将军,”司马尚忧心忡忡地说道:“赵王听信郭开这个小人的谗言,整日在行宫寻欢作乐,如今怎会突然有心商议军事?末将只怕……只怕这是郭开之计!”
“你的忧虑我不是不知道……“正当李牧要再作解释,亲卫兵突然又冲进营帐,这次他的脸上有些按捺不住的激动:“大将军,庞将军的密使……”
“快请!”李牧站起身,神色期待地抬手请道。
从帐外进来一个一身短打的精瘦汉子,在寒冬腊月里竟大汗淋漓,显然是骑马全速赶到。他从胸口贴身处拿出一卷密封绢帛,向李牧拜道:“小人送来庞将军密信,请大将军亲启。”
庞煖三个月前与李牧约定,由他在邯郸活动,争取朝中元老和中军的支持,李牧负责在井陉口抵挡住秦军。一旦国都情势扭转,则互通消息,共同举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