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 (1 / 3)

+A -A

        “你看,我们是第二次说‘正好’了。”姜纯似乎理出了头绪,继续深思下去,“这么看来,你有没有觉得,徐飞是故意屯兵在金仪关,就像早就料到了父亲会造反,楚国会内乱,单等着楚人去请他?”

        田蒙一惊,静下心来一想,又反驳道:“不对,金仪关一直都是要塞,秦军常年都有兵屯在那里,徐将军也已经被调过去一个多月了,不像是为了布局才去的。况且听说芈富去请援的时候,徐将军还拒绝了,直到向秦公请来发兵令才匆匆赶往京华解围。一切都合情合理又合法,这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你这么说倒也没错,可我总觉得事情不简单。小满盟会上一直是晋国在挑起争端,可明显吃了大亏,最后栽在突然出现的嬴渡手上,那么这个盟会到底是如何谋划着举办的呢?秦国佯称包围了晋新京,却转而向金仪关屯起了兵,徐飞刚去那里没多久,楚国就乱了起来。再往前说,楚公还是世子的时候,翼州一直是归我管,碰巧这时候齐先公就薨逝了,点名要我来接班,翼州一脱手,就开始变乱。这些事,我总觉得都不是意外,冥冥之中似乎都跟秦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秦国这些年逐渐做大不是没有原因的,如今翼州军死无对证,这可真是天衣无缝的计划。”尽管缺少证据,但从结果看来,姜纯仍不肯放弃怀疑,“再观望一阵子吧,让田佑守好青木关,我有预感近期晋国会出什么事。如果这些事真是秦国在背后谋划的,那么元气大伤的楚国已经不会对秦国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所谓‘远交近攻’,秦国即便有什么行动,也不会直冲着我们来,下一步他们就该从金仪关腾出兵来往北挪了。子明兄在嬴渡的手上,他不会浪费这个筹码,这可是个向赵绪开战的好机会啊!”

        姜纯有这样的考虑,被他怀疑的嬴渡却正头疼于越来越多的奏报。有被他命令去调查晋光在楚国时行事的奏报,有从北边铜牢关发来关于晋国情况的奏报,也有从金仪关发来的进一步请命的奏报。

        嬴渡不仅没有让徐飞回来,更没有动金仪关的一兵一卒,整个秦国风平浪静,感受不到一丝将要开战的狼烟味。

        处理完一天的公务,嬴渡就往寝殿去。连续十几天过去,天气凉了下来,晋光的情绪也渐渐稳定了,他不再昏睡,偶尔也下榻去走一走,寝殿后面有一个小花园,这倒是个散心的好去处。

        雨已经停下两天了,今夜一轮皓月当空,嬴渡到寝殿扑了个空,隔着碧纱窗隐隐瞥见后面花园中小小的身影,月下的少年,紧紧抱着那张花缎裹着的琴,若有所思。

        嬴渡绕出殿来,沿着小径去寻他的身影,穿花度柳,一手攀过已不再热闹的枝头,听见晋光轻抚琴弦,临月而歌。

        皓月明兮夜未央

        念故人兮不敢忘

        弹素琴兮诉心伤

        这是他在告别京华时所唱的三句,那时的他不会知道,这一去竟是永别,琴瑟再不能和鸣。再弹起这把琴时,竟已成了对故人的吊唁。

        “小光。”嬴渡站在他身后,轻声唤他。

        “嬴渡,我不想挑起战争了。”晋光的手停在琴上,没有回头看他,像是对着月亮幽幽地说,“楚国的内乱已经逼死了不少人,我不想再看见同样的悲剧在晋国上演。”

        乍一听见这话,嬴渡十分惊讶:“可这不是你坚持活下来的信念吗?你肯就这样放弃?”

        “不是放弃。”晋光摇摇头,轻声道,“是芈风的死让我突然明白了一些道理。不可能永生的人们不过是要求可以好好生活,这世上原没有那么高深的道义,这便是最根本的道义。若是因为我的事,让任何一国与晋国开战,这都是我的罪孽。”

        嬴渡抿了抿唇,又道:“可你就要这样承认赵绪的篡位了吗?”

        晋光继续摇头,道:“所以我们要谈判,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谈判来解决这一问题。坐下来谈,兄长这个天子是既成的事实,赵绪这个君上做得好,我们也该承认他,不要兵戎相向,只要他肯承认自己的过错并且接受天子的封公,下罪己诏坦白自己的罪过,以往的一切,就都一笔勾销吧。”

        他说得累极了,嬴渡知道他实在不愿再看见战争,于是顺从地应下来:“你想明白了就去做吧,无论你怎么做,我都会支持你的。”

        晋光沉吟许久,忽然又出声叫他:“嬴渡。”

        “嗯?”

        “谢谢你。”

        这总是不听话的人还是第一次这么郑重地感谢他,嬴渡一愣,晋光搁在琴上的手就又拨弄了起来,只听得他继续唱道:

        烟与尘兮恨仓皇

        琴与瑟兮两难长

        来不及唱完,琴弦突然崩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春秋 分卷阅读21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