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那么多老师!
时玉揪着头发懊恼:“早知道当初应该限定人数,前天也不该心软……”
在人数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应该提前结束,但看着那么多平民拖家带口冒着寒冷蹲在城门口排队,实在不忍心斩断他们的希望。
霍辞叹气:“算了,通知书都发下去了,想想怎么解决吧。”
两人加急开会,为了集思广益叫来了希尔和贝妮以及一众属官,一来人多力量大,二来总不能什么事都让他们两人去想,属官培养起来总得发挥作用,同时也是锻炼。
连青石大虫几个神卫代表也叫来了。
“……长安学院人数最多,一共一万四千两百六十八人,教室一间最多能坐六十人,那么需要两百三十七间教室……”希尔显然早有准备。
“其次是文法学院,八千二百七十四人,需要一百三十八间,技术学院和艺术学院按专业分配,另外计算。”
贝妮也不落后:“每门课一个老师确实不够,但可以兼代,我们高年级生里有许多几门功课都优秀的学生,正好他们现在也没有课,可以当做复习,温故而知新。”
说到这时玉和霍辞有点羞愧,两人好歹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结果当老师只能教到初中水平,大部分公式真理什么的早就忘光了,如果眼前有书本或许能回忆起来,奈何没有。
只能给出大方向,剩下的让学生自己研究。
果然老师不是谁都能当的。
时玉已经思考着是不是再添一所师范学院,专门培养老师,以后不光长安镇自用,还能派到各个领地去支教。
不,应该建一所综合学院,不,大学,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将技术学院和艺术学院以外的学科全部集合起来,不是所有义务生毕业都非要报名技术学院和艺术学院,万一就有人对这些不感兴趣呢。
得给其它学科一个学习环境。
算一算,这些义务生毕业也还年轻,总有聪明的可以继续深造,说不定他们就是学科的先驱者。
时玉将自己的想法说给霍辞听。
霍辞点头。
这是他们之间疏忽的。
毕竟当时只能看到当时,现在则可以看得更远。
两人拿笔将这条记在笔记本上。
师源问题可以解决,只是辛苦高年级生以及神殿送来的牧师和神官——不能只学神国语,通用语也是要学的,除了兼代还要几个学院来回跑。
真正难解决的是生活老师。
时玉和霍辞原本想着一视同仁,大家都住在宿舍自力更生,但想想就知道不可能,贵族绝对不会和平民住在一起,宿舍必须分隔开。
如果不这么做,只怕那些贵族根本不会来报名,甚至会引起很大反弹。
时玉和霍辞能做的就是将所有宿舍都修的一样,说是贵族区和平民区,其实并没有区别,即使贵族也没有单人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