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不得不绞尽脑汁编造太平公主和她女儿的帝号,还有之后宋元明清的预备女皇。
在哪个皇帝之后安排进去,叫什么,怎么设定比较合理,等等等等,历史渣时玉为此着实费了不少功夫,光想女皇的名字就快把头发揪秃了。
到蜜金国平静下来,故事已经连载到了宋。
唐朝的描述引发了全国上下热烈讨论。
首先是长安城,大家才知道原来长安镇的名字取自神国唐朝的都城,瞬间对唐朝有了前面朝代没有的好奇和归属感。
时玉从小到大看过的朝代剧,除了寒暑假没玩没了的清朝剧,就属唐最多了,也最华丽。
大多数国人对唐朝都是充满憧憬和向往的,光念出唐朝两个字,就扑面而来满满的繁华与昳丽。
这些感受都被他诉诸笔下,让看完报纸的人们被描述的情景倾倒。
这也是第一次,对朝代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写,比王城繁华热闹百倍的长安城,比国王城堡要壮阔宏伟千倍的大明宫,文武兼备的官员,娇媚雍容的美人,第一次提出来的科举制……
每一项都引起火热议论。
到女皇们出现,舆论引爆。
虽然这个世界有圣女,神殿的圣女地位尊崇,只在主教之下,尤其王城主神殿的圣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也只是地位,而非权力。
说难听些只是吉祥物。
贵族也从来没有女伯爵或者女侯爵,只有男人能继承爵位,没有儿子传给侄子外孙,也不能传给女儿。
女皇的出现让贵族震惊。
以至于不断有信件从王城传来,有大主教们的,有雷奥尼斯的,还有黛丽德公主以及刚刚上位不久的小国王乔伊斯。
猜测、不解、惶惑、怀疑、不安、兴奋、激动……
这些上位者们怀着这样那样的情绪,却都默契的,没有人开口提醒让他们停止刊载。
让时玉最在意的,是黛丽德公主的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