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 (3 / 3)

+A -A

        官面上的话,便是蛮疆在边境巡逻时不见了一个都护,怀疑是漠阳守城将领所为,去讨要人时双方起了冲突,“不小心”攻了城池,“不小心”,屠了城。

        这话没有,尚且还不怎么样,一说了出来,便是牵强附会的借口,只像是要搪塞天下六国的冠冕说辞。

        封若书眉峰深锁,“当年六国一同缔结《免战文约》,如今蛮疆背信弃义,视先祖条约于无物,实与林间走兽无异。”

        卫临寰越听越怒,倚在龙椅的靠背上鼻孔微张。

        “蛮疆王去年来拜访寡人,还大谈和兴之道,这才过去多久?便大肆挥兵屠我城池,杀我百姓,寡人要是姑息过去,如何对得起漠阳死去的五万孤魂?”

        封若书比他更冷静些,上前道:“此行断然不能姑息,但大王也莫要冲动行事。”

        卫临寰怒竖着眉,“这话怎讲?”

        封若书道:“《免战文约》写得清清楚楚,若哪国再举旌旗,荼害民安,余五国必群起而攻之。如今蛮疆大开杀戒,已经犯了文约却无所忌惮,想来,该是吃定旁国不会插手。”

        卫临寰正在气头上,额头的红筋突得吓人,“不插手更好,寡人必要好好与蛮疆王算这笔账!”

        封若书的眸子转了转,觉得漠阳沦陷的时间快得有些蹊跷,便道:“臣想,恐怕还没这么简单。漠阳易守难攻,且派了两万精兵镇守,不至于一夕之间沦陷且没有消息传出。依臣看,军中恐怕是有奸细,与蛮疆里应外合,暗通苟且。大王若要派兵,攻打也好,固守也罢,必先除此叛国之贼。”

        卫临寰沉思了片刻,觉得十分有理,想着他苦心孤诣养出来的军官,竟到头来帮衬外人,残害国人,胸口又生了愤懑。

        “若书此言不错,攘外必先安内,寡人马上便下道指令,若找出此人,必将他凌迟处死。”

        这时,毕恭毕敬立在一旁的信官见卫临寰很吃劝阻这一招,便想着在天子面前表现一二,也学着封若书出声劝阻:

        “大王息怒。依下官看,珩域等国按捺不动,许是由于蛮疆此战出兵不多,亦只攻占了一座城池后再没动静,而且,屠城一事,漠阳城无一活口,没有人证直接证明。就台面上能呈给列国看的这些而言,只勉强算个摩擦。故而,蛮疆此战只是个圈套,就是在等着咱们上当。若大王大举出兵,恐怕会被蛮疆大做文章,彼时倒打一耙,将引战的罪名安到咱们头上,劝说五国合力攻打咱们,便大事不妙了。”

        信官的话其实在些道理,蛮疆也确实设了这个激将法的圈套。但他的意思没表述清楚,只说让卫临寰“莫要出兵”,而没说“莫要此刻出兵”,也未说要“如何出兵”。况且,卫临寰又刚表明了态度,亲口说“绝不姑息”,他这时讲出不发兵的话,无疑触怒了龙颜。

        他想模仿封若书,却是东施效颦了。

        卫临寰灰白的眉头收紧几分,冷冽地垂眼审视那信官,“不出兵,你有其他的对策?”

        那信官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跪下,“这......下官愚昧,对沙场格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恳请大王恕罪!”

        胸口空有大志,想在帝王跟前表现一番,但自家本事却只有沧海之一粟,这样的角色,始终也只能当个跑腿信官了。

        卫临寰听了他请罪的一番废话,怒火更甚,正要发作,却听闻封若书捂着袖子的轻声咳嗽。

        “咳咳!”

        侧眼看去,见他的国师还光着脚,面色亦有不正常的微红,想必是接王诏时着急,没穿鞋便跑来了。封若书的身子本就没有痊愈,受了清晨的冷风,保不准旧疾复发。

        于是生生遏住了怒火,抬手让太监找来他平日穿的高靴,伺候封若书穿上。又抬手挥退宫人和信官,只留三个人在殿宇中,也落得个清净。

        “鸿之,你倒是说句话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代嫁有风险,二次需谨慎 分卷阅读65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