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 (4 / 4)

+A -A

        “游红尘”的动,确是与“常伯宁”的静相对。

        自此后的四年,二人朝夕相伴,孩子捧着一颗诚心,侍奉着他的神,每一天都过得像在朝圣。

        游红尘起初学着村子里的孩子唤长辈的样子,叫少年爹亲,少年不肯,说把他喊老了,叫兄长就行。后来游红尘读了些书,开始叫少年“义父”。

        少年确实做了父亲该做的一切事情,受这一声“义父”,也不算折煞。

        他带他游遍天下,教他认字、习字、练剑、箜篌,还常带他去瓦舍看戏。

        游红尘生平看的第一部戏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台上,梁山伯看出女扮男装的祝英台耳上有环痕,便问她为何。

        祝英台解释,“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梁兄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梁山伯道:“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游红尘一边给义父剥瓜子,一边问:“义父,他为什么不敢看观音?”

        少年摇着小扇,答:“因为他对祝英台有情。”

        游红尘问:“有情,又为什么不敢看?我对义父也有情,我愿意天天看着义父。”

        少年哭笑不得,拿扇子敲他的脑袋:“傻小子,你与我的情分怎能和这相提并论。”

        游红尘想想也是。

        普天之下,游红尘不信佛,不信鬼,不信神,只信义父。

        他想,梁山伯与祝英台,怕是也没有这样深厚的情谊。

        到后来,游红尘与义父分离,被寒山寺老僧捡回佛堂,看到泥金塑彩的佛像时,他孤寂无依的心中只涌出阵阵不可遏制的厌恶。

        任何彩漆金身之物,都会令他想起昔日山中经历。

        他自己作为祭品、在山中被圈·禁度日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但回想起来,只觉心惊欲呕。

        他就这样一路避视着满堂佛像,直至走到一尊佛像前。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分卷阅读29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