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8 (1 / 3)

+A -A

        在苏平死的那段时间里,祝明朝曾出现在小树林中过,这该是事实无误了。

        桑落久问:“师父以为如何?”

        封如故说:“未必是她动的手。”

        桑落久一怔。

        人证物证俱全,且两件事件,祝明朝皆有参与,他以为这已经足够定她的罪过了:“……师父?”

        封如故道:“在山坳里调转尸体时,她尚懂得靠捡石头抹去痕迹来栽赃飞花门,这回这样重要的潜杀,她却连脚印都忘了掩去?”

        桑落久:“或许是她指望尸体被发现后,用其他脚印盖去?最早发现尸身的便是百胜门弟子,其间可控余地颇大。”

        封如故:“所以我说‘未必’。”

        桑落久:“但大概可以说,给苏平寄信的人,就是杀害苏平的人吧。”

        封如故不语,只沉思着。

        霞飞门小弟子之死,打破了剑川的平静,给了各家一个借题发挥的由头,矛盾产生。

        由于尸体朝向青霜门,以及青霜门弟子苏平接到伪造家信,急急外出,三家矛盾激化。。

        苏平之死,对青霜门最有害处,若是找不出凶犯,那青霜门便会背上勾结外贼之名。

        青霜门在三家之中,人数最多,发展势头最不可当,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其余两门早晚会丧失立足之地,不是被兼并入青霜门,便是被赶出去。

        如果是其他两门刻意寄出假信、引爆矛盾,针对青霜门,也是有理可循的。

        思考间,如一已经从第一个人的房间出来了。

        封如故之所以将他们分别单独关押,又甩手不管,为的就是教他们无法彼此沟通,独坐在空房里枯等,难免就会胡思乱想。

        而人最擅长的便是自我恐吓,想着想着,怕着怕着,套出实情的可能便更大了。

        封如故迎上前去:“大师问得如何了?”

        如一说:“这里面是一名飞花门弟子。凶案发生之时,他负责看守冰桥。”

        这与霜儿所说吻合:守桥者乃飞花门弟子,他怕弟子通报母亲,使他受罚,因此才躲在小树林里,不敢回去。

        封如故问:“他有何发现?”

        如一道:“他说,凶案发生时,飞花门掌事……”

        他看了一眼桑落久,得到封如故“可以说”的眼神示意后,才继续道:“飞花门掌事花若鸿到来,询问苏平是否归来,又问有没有外人到访。守桥弟子据实答了之后,他叫他好生看守,过了桥去,但时间很短,最多是绕外川巡视一周的工夫,很快便回还了。”

        封如故心念一动。

        “沉水之上,不能使用法术,只能老老实实过桥。”封如故回过神,笑道,“这当真是最妙的。”

        作者有话要说:秃梨三连:不检点、勾引我,请自重.p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分卷阅读68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