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2 / 2)

+A -A

        在战场上,每个人都仅仅是为了身旁那几个穿着同样的制服的人而拼命。

        这就是为什么男人一起扛过枪关系就会特别铁的原因:在某一个瞬间,他们曾经是彼此的整个世界。

        十几个人像泥猴一样冲进了营区指挥部。

        整整两个连的援兵携带着班组重型武器开了过去。

        那股试图反扑的德军残余被碾压了,陷于苦战的大棒和十几名伤员都平安获救。

        这一天晚些时候,大棒和哈罗德之间发生了一场对话,以大棒的这几句话作为结束:“那个文物兵叫什么名字?我要他在我们排上。把外套给我,我去见中尉。”

        不久,84师334步兵团第三营连的名单内正式多了一个外籍列兵:r.

        十二月,84师开赴德国西部莱茵河附近的阿登地区。

        这个严寒之冬,在阿登森林茫茫的冰天雪地里,将有一场西线最大的战役。

        德国,勃兰登堡州,波茨坦。

        夜幕降临的时候,十余辆梅赛德斯4500重型卡车无声无息地出发了,向西行驶。

        这些车全都不开车头灯,首尾相连,由最前面的摩托车机动化部队为他们开路。他们将在野外摸黑开几个小时,到达下一个卸载点。

        最终的目的地,是西线的阿登地区。

        这样千里迢迢运输物资,实属无奈之举。

        本来,距离阿登地区最近的补给点是亚琛和科隆,但科隆早被盟军的飞机炸了个底朝天。不仅科隆,那些重要城市的上空,几乎每晚都有兰开斯特光临。据说丘吉尔拿着一本德国旅游指南,命令皇家空军按照上面提到的每个城镇一路炸过去,以报当初德国轰炸英国之仇。

        鉴于这样的形势,许多前线补给品不得不长途跋涉从相对安全一些的大后方运过去。

        运输过程是分段式的。先用重型卡车将物资运达下一个集散中心,换成更多辆轻型卡车继续上路。就这样以接力的方式一直运送到莱茵兰,在阿登地区东部设置分散的补给站点,最后由运输兵用摩托车和马匹输送到前线。

        黑漆漆的车厢里,除了集装箱,还坐着后勤部队的士兵们。

        祁寒身旁坐着一个名叫齐格弗里德·纳赫狄盖尔的年轻男孩,是他在柏林带的新兵。

        这个男孩是德裔瑞典籍,说的德语带有一点斯德哥尔摩口音。他的姓氏纳赫狄盖尔是德语“夜莺”之意,他又正好喜欢唱歌,有一副好嗓子。为了参军,他谎报了年龄,其实还不到十七岁,只是个大孩子。有人夸他唱歌好的时候,他笑起来的样子很腼腆。

        此时他正轻声哼唱起一首古老的德国民歌《忠诚的轻骑兵》:wrrrr,(从前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烽火龙行 分卷阅读32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