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 (2 / 3)

+A -A

        不过景德镇势力再大,别的瓷器也不是就没有生存空间。毕竟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喜好不同,青花瓷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不代表别的瓷器就没人喜欢了。所以明朝还烧出了大名鼎鼎的霁红。

        “霁红,又叫祭红,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明代用来祭祀天地祖先之漆。——这种颜色太难烧了,号称千窑一宝。在瓷器烧制之中,有一种情形被称作‘窑变’,就是条件完全一样的情况下,烧出一件不一样的东西,变形、变色、釉料开片……霁红最开始很有可能也只是窑变的产物,后来才开始有意识的烧制。因为太难得,所以所以连皇家都不敢擅用,只能用于祭祀,偶尔也会颁赐给朝臣,以示不敢擅专之意。今天流传下来的霁红,多半都是被赏赐下来的。”

        这种如鸡血般的正红色太好看了,又能彰显皇室尊贵,自从面世之后,明清两代一直没有断过烧制。但自从宣德之后,连明朝都烧不出这样的红色了,到康熙时期才慢慢恢复,至乾隆时,瓷器烧制工艺达到巅峰,这一时期才有精品霁红出现。

        当沈知期小心翼翼的用带着白手套的双手捧起那个霁红的茶杯,镜头拉近给出特写时,每个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他们未必真的能够欣赏和喜欢这个颜色,但是这种厚重的历史感,却是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的。

        瓷器史,本来也跟整个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

        大部分精美的瓷器,都是以国力支撑,不断尝试之后烧制出来的。国力薄弱,国库空虚时,即使想要弄这些东西,也力不从心。

        “明朝之后,就是瓷器最后的辉煌,康雍乾三朝了。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两种可以说是代表瓷器工艺最高水平的瓷器,粉彩和斗彩。”

        虽然在瓷器上上色,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瓷器亮丽如画。但实际上,一直到粉彩出现,才算是第一次让瓷器上的彩绘无限接近于画作。雍正时期的粉彩精品,几乎让人无法分辨是画在纸上还是瓷器上,其工艺之美自不必言。

        至于斗彩,那就是乾隆时期最为出彩了。

        沈知期开了个玩笑,“雍正和乾隆的审美水平,在网上都已经成段子了。从工艺上来说,两者侧重不同,难分高下,但斗彩的确是代表了中国瓷器最高水平。不过从美学角度而言,四爷估计能甩他儿子十八条街。”

        尤其是那个每次提到斗彩都要提出来溜一圈,将乾隆的审美水平曝光在大众目光之下的大花瓷瓶,浓浓的乡土风扑面而来。所以虽然工艺上被吹得天花乱坠,但是故宫博物馆每次印纪念品,还是只会挑选雍正时期的作品来撑门面。

        雍正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配色还是绘画,可能是最接近于宋朝的了。

        网友们的自然都是多才多艺的,因为沈知期提到了段子,所以很快就有人在弹幕上发出了表情包。一只乾隆时期的碗弱弱的叫皇阿玛,一只雍正时期的碗满脸嫌弃,画面感十足。

        然后弹幕就被表情包刷屏了。

        沈知期放下手里的斗彩杯,趁着这个空档功成身退,把唐迎给换了上来。

        果然刷屏很快就减少了很多,还有人在嘻嘻哈哈的开玩笑。

        ——噫,刚刚才发现今晚大富的画风好像不太对啊……

        ——+1,完全没有意识到今晚讲解的人并不是躺糖老师,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咩?

        ——胡说!明明是夫妻相!

        ——大富一本正经的样子感觉相当靠谱哎,介绍得也很好。

        ——你确定不是因为她天天对着这些古董所以耳濡目染了解得比较多?【微笑中透露着贫穷.p

        ——……我还是愿意相信大富的【截图】

        图片是沈知期上一回在工作间隙开直播时截的,她穿着一身西装,头发一丝不苟的梳起来,衬得她五官更加出众,气势沉凝,不怒自威,颇有社会精英的模样。

        一看就很靠谱的样子。

        ——不知道为啥有种家里的熊孩子忽然长大了的感觉【欣慰.p

        ——+1,这么一说的话我也算是看着大富长大的【慈祥的笑容.p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盛世直播GL(穿越) 分卷阅读51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