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5 (1 / 4)

+A -A

        「信不信在老衲,非在施主。」

        「那听与不听,有何差别?」

        「此心在施主,不问自明。」

        千叶传奇略微沉吟,当是默认,僧者颔首道:「三际求心心不见,两眼看前眼不见。凡事不能太尽。」言间,竟是劝解。

        千叶传奇心头微震,不动声色道:「方丈有教于吾?」

        老方丈转动念珠,一手持敬,「施主机缘,方才已现。」

        千叶有所感应,又走向龛前拾起那张卷纸观阅,见那字迹古朴,笔力苍劲,落于斑黄纸上,存在的岁月或许比自己还久远。上头所记,乃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句子,其曰:譬如有人,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其时,大势至菩萨曾以自身修行体悟,喻十方如来与众生之缘,以鉴众生佛法之心。谓佛之于众生,如同人世相连:譬如两人间相互忆念,且念之深,生生相感,便有如形影相随,永世不忘。

        反之,若有两人,一人无论何时何地一直在想念着另一个人;而另一人却从不放在心上。那么纵使相逢或相见了,由于另人毫无相念之心,纵使相见,亦如不见;纵使相逢,亦如不逢,终是形同陌路,擦肩而过……

        纵使相见,亦如不见;纵使相逢,亦形同陌路……千叶领悟及此,心神彷佛顿失依凭,纵勉力持定,却仍略退了数步,悄悄攥紧了手。想起与那人过往种种,万般求不得、给不起。怎知「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字字心惊,字字无缘?

        老方丈深深垂首:「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施主善自珍重。」

        必伤、不寿,又如何?千叶顷刻收摄心神,心意已决,静静抬眼道:「方丈透彻,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无奈千叶受教,却难领教。抱歉了。」

        「唉,既不回头,何必不忘?」老方丈双手合什,躬身歉道:「是老衲唐突了。」

        向来他虽知佛,却不从佛,千叶朝眼前垂目慈笑的佛像望去,仅道:「方丈有心,但今日千叶本要一会故人,怕早是断不了心,请了。」

        「请。」老方丈拜持念珠深揖,悠悠低叹,回头诵经。

        终究情孽缘重,因果难断。一寸相思一寸灰,众生芸芸众生痴。

        ◇◇◆◇◇

        佛殿本是无关世事纷争之地,惟此刻侧边厅堂处,成排的经钟默静,檀香盈绕,一方宽敞的优昙雕花案几上,茶具、棋盘安置,顶上黑白势子纵横交错,局已凛立。

        悄然间,一袭玄紫翩然临至,于蒲团上坐身,那眸光深邃清湛,白皙似玉的指端正缓缓自棋盘边描摩而过,如思如量。棋盘似有感应,流线般的光泽隐隐浮掠,光影交错。

        时刻已近,环绕山间的千万梵钟蠢蠢欲动,带动厅内的经钟有一搭没一搭地低回晃摇,厚实中有种如履薄冰的险峻,像是地动前低沉的天地鸣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