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为的要求,颇为奇异,但是吴旭还是点头道:“好的,您什么时候要?"
“方便的话,越快越好。”吴有为放下镇纸:“需要钱的话,找小小拿。
“这么点东西,并不需要银钱,小的这就去给您张罗。“吴旭哪儿敢要钱?哪怕是倒贴钱,他也得给办好了啊!
这可是小老爷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吩咐他做事,不管多艰难也得完成啊!
何况这事儿并不大,小事一桩,要的东西,也并不需要花钱,就算是想买好的香樟木,他掏钱就是了,这点银子他还是有的。
吴有为觉得他说的“越快越好“最少也得三五天,结果当天晚上,他要的东西就被吴旭带来了。
“因为对方死活不卖自己吃饭的家伙事儿,所以小的让铁匠照着木匠的东西打了四五个回来,您以后如果要用也方便,还有这个铁签子,照您说的,做成了铁笔的样子,头这里可以烧红烙印。”吴旭将东西放在桌子上:“您看,还可以吗?"
“可以,可以!”吴有为点头,太可以了。
做的东西都很袖珍,做木匠活可能用处不大,但是做书签足够了!
又过了三日,又有同窗的常随来看吴有为,他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型书签,作为回礼让人带了回去。
其实就是后世常见的书签,只不过在这个时候,明朝还没有多么精致的书签,他的书签,是用香樟木片镂空雕刻,一头挂着小巧玲珑的流苏络子。
镂空的图案很小,是“梅兰菊竹”四君子,吴有为用烧红的铁签子在上面烫出两句小诗,配上镂空的图案,挂着的流苏,别提多雅致了。
读书人自己做书签是风雅之事,并不会引人诟病,亲手做的书签送人,也是一种亲近的方式。
四个同窗得了书签,一时之间都爱不释手。
其他人都很高兴,只有杨一清派人传话:“我们少爷请有为老爷再做四个书签,派小的来取,我们少爷将会代您送给几位先生。”
吴有为听了之后想了想:“请代为回禀,有为一定办到。
杨一清跟他一样都是少年举人,只不过吴有为比杨一清小一岁,杨一清十六岁,他十五岁。
而且杨一清家里乃是文武双修,不仅要求子弟读书习字,也得骑马射箭。
所以同样是少年举人,原主就一命呜呼了,杨一清大冬天的还能骑马跟着人去送殡。
不过他到底是家里培养起来的,跟吴佣这种大宅被挤兑的庶子不同,他知道有些事情是需要提点一下这个小他一岁的少年举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