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丢人啊?
“没事,没事!”吴有为却道:“可以做个章鱼小丸子!”
这种东西现在还没有呢!
就是因为没有,所以厨具也不全,吴有为只好胡乱做了个章鱼小丸子,不过用料好,吃起来还挺是个滋味儿。
过了七月便是八月了。
朝中在秋八月,辛祀,浚通惠河。
大概是吴有为在松江府境内搞了两条路,一条水路一条旱路,给了宪宗皇帝启发,他让人收拾通惠河。
通惠河位于京城的东部,是元代挖建的漕运河道。
由郭守敬主持修建。
自至元二十九年开工,到至元三十年完工,元世祖将此河命名为“通惠河”。
最早开挖的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外向东,在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入潞河,全长八十二千米。
其中从瓮山泊至积水潭这一段河道在元代称为高梁河。
通惠河开挖后,行船漕运可以到达积水潭,因此积水潭,包括现今的什刹海、后海一带,成为大运河的终点,商船百船聚泊,千帆竟泊,热闹繁华。
在元朝中后期,每年最高有二三百万石粮食从南方经通惠河运到大都。
后来在元末明初,由于战乱和山洪的原因,通惠河上段从白浮村神山泉至瓮山泊的白浮堰废弃了。
现在每一年从水路运到京城的东西不计其数,尤其是南方的粮食,以及战利品。
所以疏通水道尤其重要。
并且征用了一个积水潭修建码头,作为专门运送南边战利品的码头。
可见宪宗皇帝对南边不劳而获的战利品是多么的喜欢了。
而上海这边,万通依然带人出海,吴有为忙着秋收,俩人仿佛习惯了这样的日子。
只是他们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城,来了两队特殊的客人。
丁亥,满都鲁、加思兰遣使来朝。
满都鲁,即满多固勒,阿寨台吉之季子,脱脱不花之异母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