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为只是记得,今年四月份,足利义教开始在东山营造慈照寺观音殿,也就是后来的银阁寺。
因为在后世,改名叫慈照寺,是日本室町时代遗留下来的国宝级建筑。
据说是位于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属于代表东山文化的临济宗相国寺派。
他们校长曾经去那里旅游过,当时他还想呢,屁大点的地方,还分什么寺庙教派?
“嗯?”万通没想到,还有这么一说,也生气了,也是,大明的皇帝也才是“天子”,他就敢号称“天皇”!
这是大不敬!
没人说,可能不注意,有人说了,那就不妥了。
于是万通连夜出了门,只可惜,朝廷已经封笔了,但是在新年的朝贺上,却有人发了难。
在日本国使臣进贡了二十匹倭缎,二十件金漆物件,十把风雅折扇。
这就是全部的贡品了。
当时吴有为站在那里,看着那些东西,气得要死,这么点东西,打发要饭花子呢?
谁知道那个有着半月头的家伙,一张□,用拗口的汉话道:“日本国王足利义教进贡,致书大明天子......。”
第442章这个时期日本的现状
国书写的不错,说不上文采斐然但是十分恭敬,加上日本来使是一个梳着半月头,穿着干干净净的和服,一说话还点头哈腰的样子,这让大明君臣上下十分得用。
但是吴有为越看越来气。
曰本人确实很诚恳,千百年来他们用这种诚恳,欺骗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人,他们抢了东西,然后远遁而去,等到打不过对方了,又非常诚恳的道歉,诚意十足,就好像之前的事情真的是某一部分人的错误。而我华夏大地的人们却受着上千年的儒家文化教育,讲的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于是日本人借着他们的诚恳,让华夏人原谅了他们一次又一次,然后,他们发现隔壁的庞然大物,是个非常好脾气的邻居,于是他们变本加厉,他们索取无度。
不知道他们进贡来的东西里,有几成是出自华夏?
别的不说,就说倭缎,日本那里是不产倭缎编织材料的,现在宋应星还没出生,但是他写的《天工开物》卷二倭缎条:凡倭缎制起东夷,漳、泉海滨效法为之。
丝质来自川蜀,商人万里贩来以易胡椒归里。
其织法亦自夷国传来,盖质已先染,而斫线夹藏经面,织过数寸即刮成黑光。
北虏互市者见而悦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