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就是因为自家相公不讨她喜欢,而自己也不是她要求长子娶回来的儿媳妇,不仅不能给李府什么助力,反倒是让李府被人笑话了一阵子,堂堂李府嫡长子,娶了个乡下丫头当正妻,这还不说,将近二十年里连个妾都没有,说出去也确实挺丢人。
老太太这人一向是你让她没脸,她就让你没脸,谁不让她舒坦,谁就别想舒坦,当年老太太是想让长子娶自己娘家侄女的,长子说什么都不同意,老太太本就不喜这个从小没在自己身边长大的长子,这样一折腾,更是厌恶长房厌恶的厉害,要不是碍于长房这么多年来一直没出什么大错,老太太都想把长房一家子给赶出去了。
长子李国良虽然是老太太第一个儿子,在他们这一支里是长子长孙,李刘氏就是靠着这个儿子坐稳了正妻的位置,但是这个儿子却没能在她跟前长大,长子生下来没几天,她的婆婆就把长子抱走放在自己身边养着了。
这让李刘氏恨得咬牙切齿却毫无办法,她就是想见儿子一面都难,她知道,她婆婆是看不上自己小门小户的出身,要不是当时自己家中用了点手段,恐怕自己是进不了李家门的,长子亲近不得,她是痛苦万分,日日思念夜夜流泪。
所幸,一年后她又顺利生下次子,这才让自己心里头好受了不少,没能在长子身上找到的的慈母心,一股脑的投注到次子身上,这也造成了后来她偏疼次子冷淡长子的局面。
长子李国良八岁的时候,李刘氏的婆婆去世,李刘氏对这个失而复得的长子感情比复杂,她想亲近长子,但是不知道该如何亲近。
可以说,李国良自幼接受的教育是她没有接触过的,毕竟出身不高,李国良从小就有名师教导,加上祖母的悉心指点,很有大家风范,温和有礼,待人亲切有余亲近不足。
而次子李成良就不一样了,打小在跟前长大不说,嘴巴甜会哄人,再加上她总觉得长子跟自己不是一条心,而是跟去世的婆婆一条心,每每看到长子都会想起当年婆婆瞧不起自己的那副嘴脸,慢慢的,跟长子便离了心,跟次子是越发亲近起来。
第2章松江李家
李氏一族在松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前朝的时候曾出过二品大员,卸任后举家迁往松江定居,松江李家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发迹的,最鼎盛的时候民间曾有过天下英才出松江,松江英才在李家这句话。
也正是因为松江李家太过于张扬,在前朝末期引起了上位者的不满,不停的打压李家,导致李家不得不收敛锋芒,只可惜不是李家想退就能退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上位者的打压已经让李家喘不过气来,各地频繁的起义运动更是让李家瞬间落败。在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动乱之后,松江李家的嫡系人口凋零的厉害,到了这一代仅余下李百任、李百方两房。
松江李家毕竟是传承百年的世家,嫡系不振,庶支却是保存完好,大楚建国之后,李家在朝堂上表现不俗,隐隐有重回鼎盛之势。
李氏一族现任族长就是嫡系长房李百任,李百任此生只娶妻黄氏,膝下无子仅得一女名李尤兰,先帝登基时应召入宫为妃,终生仅得一女平阳公主。
李百任因此女得以保住族长之位,却膝下无子,下一任族长便只能从李百方的儿孙中挑一人担任。
李百任还想从李百方的六个儿子中过继一人继承香火,只是人选一直未能定下来,李黄氏在女儿入宫为妃之后便不问世事,专心吃斋念佛为女儿祈福。
嫡次子李百方娶妻刘氏,另有三个姨娘,两个侍妾,膝下一共六子两女,其中李国良、李成良、李业良是嫡出,李永德、李永谦、李永恭是庶出,两个女儿也都是庶出。李家现任当家主母便是李百方之妻,李刘氏。
两房并未分家,仍住在李氏祖宅之中,庶支除八房李百琛仍在松江居住之外,大部分已经迁往京城,京城中也另外设立有祠堂用于祭拜。
李国良为二房嫡长子,娶妻陈氏,成亲后两年无所出,李刘氏以此要求李国良纳妾以开枝散叶,李国良不忍伤害发妻,拒不纳妾,李刘氏怒急欲强逼李国良休妻,准备好休书之后招来家丁强行按住李国良压手印,李国良自是不肯,纠缠之时,李陈氏被人推倒在地。
李陈氏此时已有身孕,却因时间太短未能及时发现,摔倒后立时见红,腹中胎儿虽经救治却仍未能保住。
李陈氏小产之后,李国良以此请求李刘氏不再干涉大房后院之事,李刘氏虽不情愿,却也不得不妥协,也因此越发厌恶长子一家。
带李陈氏产下长子李若松之后,因伤了根本,此后将近二十年再未有所出,长房至今仅有一子李若松,在李家嫡系之中排行第六,也被称为六少爷。
二房嫡次子李成良娶妻刘氏,刘氏是李成良母亲的娘家侄女,嫁入李家后,人称小刘氏,育有两子一女,长子李若柏,亦为二房嫡长孙,次子李若竹,二房嫡次孙,长女李若兰,李成良另有妾氏三人,仅有一房爱妾生有一女,名李若丹。
二房嫡三子李业良娶妻姚氏,生有三子一女,长子李若杉,次子李若杨,幼子李若榕,长女李若梅,另有妾氏一人,育有两女,次女李若芬,幼女李若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