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 (1 / 3)

+A -A

        冯思远心里一块石头落尽肚子里,论文采,他自负天下第一还没怕过谁呢!区区一个李弘济,向来籍籍无名,他根本不放在眼里!斜眼瞅了一眼仍旧跪在殿中央的李弘济,见他也一脸踌躇满志信心满满,心里冷笑,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

        第17章勇夺探花郎(二)

        官家很期待这场比试,犹豫着说道:“出个什么题目好呢?不如你们两个就以这场殿试为题,各作诗一首,由朕和满朝文武来决断,一炷香的时间……”

        皇帝还未说完,冯思远便急忙上前,说道:“官家,不需一炷香,臣现在就做的出来!”

        “哦?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今日有我大宋才子比曹子键更快,快说来听听!”

        “十年苦读无日夜,勤向圣贤觅文章,为报圣主酬民策,如何抢我探花郎!”冯思远心里委屈呀,凭什么忽然冲出一个人就要抢我探花郎的名次!

        听完冯思远这首诗,官家也有些不好意思了,这事搁在谁身上谁也不会乐意,更何况已经公布了名次,现在还改,就是他这个皇上说话不算数!

        其实从会试的时候,皇上就注意到了李弘济,殿试时还专门走下去看这个李弘济写的文章,有心给他一个好名次,可碍于朝中很多保守大臣反对,也只能暂且搁下,打算在这大殿之上考验一下这李弘济。

        李弘济冷笑一声,便也做了一首七言诗“圣贤门下皆苦读,杂学琐事即文章,浅薄如何酬圣主,我才真是探花郎”

        说完,冯思远的脸都绿了。

        刚刚冯思远的诗,叫唤满肚子的委屈,可李弘济这,抢名次抢的是理直气壮,于情于理,冯思远都输了李弘济一筹。

        官家哈哈大笑起来“冯思远呀,这可怪不得朕了,你既然已经败下阵了,就依照先前所说让出探花的位子吧,不过这件事你的确也是受了委屈,这样吧,你虽是二甲,但一切待遇与一甲相同,朕也赐你进士及第!”

        冯思远现在是一肚子的苦水,自己三岁识字,五岁学诗,八岁就能做文章,一直被奉为神童。这李弘济在自己八岁的时候,还只是父亲买回来的一个娈/童呢!

        今天居然在大殿上,当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面被他抢走了到手的探花名次!这对于自视甚高心高气傲的冯思远来说,简直比当众扇他耳光还让他难堪!

        什么榜眼探花的,什么一甲二甲的!他不稀罕,他不要了!他现在最想干的事情就是转身就走,再过三年接着考,狗屁的探花,他要当状元!

        可惜,能只能这么想想,他不能这么干!他可以心高气傲怼任何人,却不能拂了皇帝的面子,给他保留一甲的待遇,已经算是皇帝朝他示好了!

        憋着满肚子的委屈,冯思远也只能跪谢天恩。

        大宋朝殿试分三甲,一甲三人,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冯思远现在是占着传胪的头衔,享受探花的待遇!

        一甲的进士,今天就会赐给官职,而且大多都是京官,其余二三甲的进士,就必须由吏部斟酌任命官职!冯思远既然享受一甲进士的待遇,那么也应该是今天由皇帝亲自授予官职。

        第一名状元唐玄彬,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的官。

        第二名榜眼顾元琅和第四名传胪冯思远皆授予翰林院检讨,从七品的官。

        第三名的李弘济授予大理寺评事,从七品下。

        授官之后,状元,榜眼,探花便会被安排骑着高头大马游街,届时披红挂彩敲鼓明金,众人前呼后拥,万众瞩目,那应该是一个读书人最为风光的时刻,冯思远既然是享受一切一甲进士的待遇,那也理应骑着高头大马一同享受这些光辉和喝彩。

        出了宫门,状元榜眼探花三人便由人服侍着换上大红袍,跨上了装饰了金安的马,被人前呼后拥着。

        冯思远被凉在一旁冷落了好一会,才有一名官员急匆匆的走过来,擦着满头大汗对冯思远说道:“大人,真是不好意思,你看我们都是按照以往的惯例准备的,没成想今年多了您一位,可这时候上哪准备马去,还有金鞍,大红袍,这些东西我们一时半会真的弄不出来呀!”

        冯思远苦着一张脸,说“恩,我理解!”

        那人一遍擦汗一遍说:“所以,我临时让人找了个高一点的骡子,看上去跟马也差不多,骡子温煦,上面的金鞍是我刚才让人找人刷了一遍金漆,不是太干,你骑骡子的时候注意一点,我们也找不到合适的大红袍子,就去戏院里找了件戏服,大人您凑合着穿,隔得远了也看不出什么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把酒祝东风 分卷阅读10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