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3 / 3)

+A -A

        经冯思远这样一说,孙太监越来越觉得李弘济可怜,无爹无娘的孤儿一个,在寺院里跟和尚们一块长大,却从未自暴自弃,发奋图强考上了进士,还中了探花,当官之后也没有忘本,依然用微薄的俸禄供养那些和尚,穷的家徒四壁却一点都不贪污,还能秉公执法直言进谏,这样的好官,这样的好人,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呀!

        回到宫里复命的时候,便将自己看到的情况朝官家说了,着重将李弘济家里的贫寒情况描述了一番“官家呀,不是到了李大人家里,我都不知道家徒四壁是个什么概念!”

        皇上也有些纳闷:“本朝当官的,能穷成这个样子吗?他每月俸禄多少,朕还是知道的,莫非户部克扣了他的俸禄,没有吧?他这定是在故作姿态,沽名钓誉!”皇帝断言道。

        “不,官家,李大人他是真穷呀……”然后,孙公公就将冯思远给他说的话又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便,说着说着,还抹了两滴眼泪“这些事李大人从未跟别人说,还是跟他同住一院的冯思远冯大人告诉老奴的!”

        听完后,皇上也十分诧异,他起初只是欣赏李弘济身上那股子勇劲,却没想到身世如此凄凉,人品如此可贵!“哎,有此栋梁,是大宋之幸,朕之幸呀!”皇帝感叹道。

        “等一下,你说和他住一个院子的是冯思远?是今年的鸿胪冯思远吗?”

        “是,正是翰林院的冯大人,我看这冯大人对这李大人是照顾有加呀!满朝谁不知道当初他们两个为了探花郎的名次挣得脸红脖子粗,现在京城的人还在谈论此事呢,都认为这两人必定势同水火,没想到却住在同一个院子里,老奴也是吃了一惊呀!”

        皇帝点了点头“这个冯思远!朕当初让李弘济顶了他的名次,其实是想给朝中的大氏族们一个下马威,本以为此人只会做些锦绣文章罢了,没想到却也是如此宽厚通达的一个人,有道是近朱者赤,他既然能与李弘济化干戈为玉帛,还能住在同一院子里相互照应,可见此人并不像其他世家公子那些做派。”

        孙公公急忙附和:“官家说的是呀,依老奴看,冯大人其实是很宽厚的一人!”

        “嗯,刑部那帮子官员,有些油盐不进,李弘济跟他们打交道,必定处处碰壁,不如就把冯思远调到刑部任职好了,就任刑部主事,协助李弘济重审此次这个案子!”

        冯思远接到这份任命状,可真是五味杂陈哭笑不得,他没什么大的追求,当个小小的翰林,整日风花雪月便是他最大的追求,当然这段时间,他的主要追求就是能把李弘济……能和李弘济先从朋友做起,慢慢培养感情!

        他最烦的就是邢狱这类事情,若是能将他调到礼部多好呀,为什么偏偏调到刑部呢?还是审理关于他堂兄的案子,官家这究竟是逼着他大义灭亲呢?还是逼着他包庇罪犯呢?

        第30章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当然皇帝并不知晓嫌疑犯就是冯思文,要是知道了,定让冯思远有多远滚多远!

        虽然是千般的不情不愿,冯思远还是要到刑部去报道。陈老二夜探李弘济住宅的时候,两个人都在,最大的嫌疑犯是谁,都心知肚明,没必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上午冯思远刚到刑部报道,下午李弘济便邀请他一块去拜访太傅。

        这和冯思远单独拜访冯太傅可不一样,这次李弘济可是带着杀机去的!

        隔了两天再次见到冯太傅,他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冯太傅应该是已经知道了亲儿子干的好事,否则也不至于这样!

        现在还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据指向冯思文,他们来的理由也是正常的拜访。可冯太傅本就对李弘济没什么好感,更何况知道他是来者不善,更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甚至连奉上的茶,都是最劣质的!不过喝不惯的只有冯思远一个,李弘济的家里从来都只有白水,茶这种饮品对他来说,太奢侈了!

        冯太傅冷冰冰的看着面前两人,一双历经波云诡谲的瞳仁里写满了警惕和算计,对于这个年纪的冯仲先来说,早已经散去了名利之心,只是专心做学问,这种眼神,很久没有出现了!

        毕竟是历经三朝的人,他当年出使契丹,面对一群虎狼都可以面不改色,两个小辈,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冯思远被这眼神吓得是如坐针毡,好像下一刻自己这个伯父就会冲过来用他手里那把拐杖敲死自己。

        反观李弘济却是面色如常,细细品尝冯太傅家里的茶,他是穷惯了的人,就算是最劣等的茶,他也觉得香甜如甘露。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把酒祝东风 分卷阅读16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