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3 / 3)

+A -A

        任谁也没想到李弘济下手如此之快,两个时辰后,大理寺的人就已经将冯思文下了大狱。

        这一连贯的动作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冯思远慌了,冯太傅慌了,连带刑部,大理寺等一干官员都慌了!谁也没想到李弘济会这么干。

        御史台的人急忙去写弹劾奏章,不到晚上,大宋官家的御案上,便积下了厚厚一摞弹劾李弘济的奏章。

        从大理寺出来,冯思远急急忙忙的去了冯太傅府上,此时冯府门前显得异常萧条,下人们大气不敢出,都只能低头干活,冯太傅万念俱灰的坐在堂上,半天的时间,竟然生出满头白发,看见冯思远进来,仿佛是回过一丝生气,急忙拉住冯思远的袖子问:“远儿,你堂兄现在如何了?那李弘济怎么就敢直接上门来拿人呢?”

        冯思远宽慰了冯太傅两句“伯父,你先别急,李弘济现在手上还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只有车夫的一篇口供。你一定想办法进入大理寺的监牢里,让人告诉冯思文,无论对他动多大的刑,只要要紧牙关别承认,一切就都还有转机!”

        冯太傅点了点头,这种事情他自然清楚,心里还存了一丝侥幸,问冯思远道:“官家这次命你来查这案子,是不是想要放我儿一命?”

        冯思远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官家若是早知道凶手是之章的话,怕是会让我滚得远远地!”

        两人商量好对策后,冯思远便回了家。其实冯思文的性命肯定是可要保住的,只要冯太傅想保他,这是他杀人这事一旦坐实公之于众,那么这也就败坏尽了!

        今日是个阴天,天空中滚过轰隆隆的雷声,似乎正在酝酿着一场大雨。

        冯思远想着回到家里劝一劝李弘济,别让他那么固执,这个节骨眼上,无论他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冯太傅都会答应他。

        可在家里左等又等,就是等不见李弘济回来,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便又去了一趟大理寺,却听大理寺的人说,李弘济半个时辰前已经出城去了新侨县!

        这对冯思远来说,一阵雷声从冯思远头顶滚过!

        他以为李弘济抓了冯思文,就会升堂提审他,毕竟依照冯思文这个德行,不需动什么大邢他就得全撂了,却没想到李弘济在抓了冯思文之后会去新侨县,他去新侨县干什么。

        来不及多想,冯思远快马加鞭追赶上去。他不知道李弘济还有什么手段,他必须寸步不离的看着他!

        第32章惊魂观音寺(一)

        天黑之前,酝酿了一天的大雨终于落了下来,将路上的冯思远浇了个透心凉,冒着大雨追上了李弘济一行人,李弘济只带了大理寺的两个差役上路,这时候也是淋的一身狼狈。

        看见冯思远追过来,李弘济既没表现出多反感,也没有一点高兴,态度依旧是和往常一样,平平淡淡的问了一句:“你怎么来了?”

        冯思远猜到李弘济大概已经知道自己给冯太傅通风报信的事了,心里发虚,小心翼翼的回答说:“我是刑部协助你审理此案的官员,自然应当和你一同去查案!”

        李弘济没说什么,雨中行路艰难,随行的一个差役说:“大人,我看今日是赶不到新侨县了,正好离这不远有个观音寺,不如我们一行人到观音寺里去避避,明日一早再赶往新侨县可好?”

        新侨县和京城不一样,夜里有宵禁,若是没下雨他们还能赶在关城门之前进城,依照现在这个速度,即使到了新侨县,也只能在县城外等第二天城门开。

        李弘济同意了,一行人就折去了观音寺。

        衙役敲开寺门,一个小和尚开的门,众人说明了身份,一听是朝廷的官员,便被隆重的请了进去,寺里主持亲自出来迎接,十分隆重。

        主持是个白胡子的老和尚,面相和善,看人三分笑意,但李弘济却总感觉这个主持面熟,但他并不知道这里有个观音寺,更想不起究竟是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老和尚!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把酒祝东风 分卷阅读17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