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 (2 / 3)

+A -A

        此时,两人坐在江宁的一座酒楼内,酒楼外是繁华的街道,几辆大车从楼下路过,车上插着“李”字大旗,这些是江南大粮商李家的运粮队。

        冯思远坐在酒楼内,百无聊赖的问:“错舟,咱们总不能这么干坐着,该从哪里查,你有头绪了吗?”

        车队过去了,李弘济从窗户边回过身来,说道:“你对这江南的生意场可有了解?”

        冯思远苦笑着摇了摇头“错舟,这你可难住我了,君子谈义,小人谈利,我读的是圣贤书,向来不怎么关心商人的事!”

        “户部不适合你,你应该去礼部!”

        冯思远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你也这样觉得对吧?我一直想去礼部,可惜从刑部调到户部,担心下一次又给我调进兵部去,哎!”

        “其实在调动天下财富供养天下之人这方面,商人会比朝廷更有用一些!”说着李弘济走到桌前,拿起茶壶,放到冯思远眼前“如果这就是天下的粮食,那么,江南在其中占多少比例呢?”

        这些冯思远在户部,这些他还是清楚的“光江宁一府的粮食产量,就占全国的三层,整个江南的话,应该会有一半多!江南这地方,水旱灾害少,几乎年年丰收,家家富足!”

        “那么这时候,哪里最缺粮呢?”

        “当然是西北,江南是一年产两季稻子,而西北地区,旱灾频繁,一年也只有一季麦子,这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还有党*项人不断骚扰边境!”

        “所以,大商人就会将南方的粮运往北方!但是南方虽然富足,到了这个季节,农民手里也没有多少余粮,所以,他们便盯上了常平仓,但只有各级的府衙才有调度常平仓的权利,这是暴利,谁都会眼红,包括那些读圣贤书考上来的官员们!而这江南最大的粮商,就是李家!据顾伯父说,这李家是从五年前才一下子成了江南第一大粮商的,李家以前虽然也做粮商生意,但是没有这么大!”

        “所以,这次你是打算从李家查起?”

        李弘济点了点头,口中念念道:“李家,李家!”似乎若有所思。

        “你那天回来的晚,就是去顾家跟顾老爷问江南商场的事情?”

        “差不多吧,顾伯父毕竟是商人,商场上的事情比咱们看的透彻,不过还多亏了顾兄在!”

        只要一从李弘济嘴里听到唐玄彬和顾元琅的名子,冯思远就一肚子醋意“那我们该怎么查?”

        “我和顾伯父借了顾家的一个身份,是顾家的一个旁支,叫顾九!”说着,李弘济掏出一块玉佩给冯思远“这个是信物,江南顾家的店铺庄子都认,你就以顾九的身份出现在江宁府,就说想要在粮食的生意上分一杯羹,依照顾家现在的财富地位,李如怀应该会很欢迎你的!”

        冯思远接过玉佩,心里更不爽了,这次自己才是钦差,跟顾家有毛的关系,虽然心里不乐意,但也不敢在李弘济面前表现的太明显,问道:“那你呢?”

        “我?”李弘济紧了紧眉头“我这个人吧,穷惯了,一旦花钱大手大脚,就开始肉疼,跟你出去就只会丢人,所以,我就在这里恭候你的好消息吧!”

        江南的李家,世代经商,李家祖训开篇就是:调度天下财富,养天下之民,便天下之利!几世几代积攒下无数财富,但李家人一向谦卑做事,乐善好施,在江南这一带,颇有好名声。

        十年前,上一代的李家家主去世,李家家业落到了现在的家主李如怀手里,渐渐出现颓势。但五年之前,李家行事风格突变,垄断粮食市场,成为了江南第一大粮商,这几年在生意场上,李家处处压人一头。

        冯思远先拿着玉佩去了顾家的绸缎庄子,得到顾家商铺的认可,坐实自己顾九公子的身份,然后从商铺里挑了几个机灵的伙计做随从,给李家写了拜帖,要登门拜访。

        第二日,冯思远带着个小厮便去了李府,李如怀竟然亲自出门迎接“哎呀,昨日收到顾老弟的拜帖,我可是兴奋了一夜,今日终于是见到真人了,真是久仰顾九公子的大名呀!”

        第43章打搅好事

        李如怀刚刚三十岁,留着两撇小胡子,眉眼带笑,看上去十分精明强干。

        冯思远心说,久仰个屁,来之前冯思远从李弘济那充分了解了自己现在的身份,算是顾元琅的堂叔,年纪不大,辈份不小,这顾九的爹是顾元琅爷爷最小的儿子,最受宠,可惜英年早逝,他名下的产业就都落到这顾九手里,他一个人手里攥着顾家十分之一的产业。从小养在顾老爷身边,就是一个躺在父母遗产里的金疙瘩,所以,李弘济才借用了这顾九公子的身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把酒祝东风 分卷阅读23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