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黎满怀疑惑,却也不敢多问,尾随元珩走了进来。
“坐。”元珩在书桌边坐下,示意玉黎也跟着坐。
玉黎却不敢越矩,只说:“多谢九皇子殿下,不过玉黎未有功名在身,不敢就坐。”
元珩深邃而幽丽的丹凤眼看了看他,见他那张漂亮的小脸上疏离而庄重,也不再客套,只说:“你认了我皇姑母做义母,想干什么?”
玉黎略一怔忡,随即轻轻扬起唇角,坦诚道:“不想干什么,只是为了活下去。”他说,“殿下您身为皇子,仍有性命之忧、身家之险,更何况我等无权无势之人?”
元珩闻言,像是挺满意他的坦诚,问道:“秦骏的事,是不是你下的手?”
上次他听说玉黎去揽云楼,就知道他应该是找帮手去了,后来又听说秦骏出事,就推测应该是玉黎的手笔了。
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玉黎却微微笑着反问他:“请问九皇子,是我做的如何?不是我做的又如何?”虽然玉黎有点意外元珩会这么问他,不过元珩在私底下问他,定然不是欲对他不利,否则早就向秦国公告发以卖人情了。不过,哪怕他欲对他不利也不必怕,毕竟他又没有证据。
元珩见他如此,也跟着笑起来,他大约是长年扮演一个温和有礼的人,因此私底下笑起来虽然带着一丝张扬的邪气,但是却令他的美貌愈发灿烂夺目了,他道:“你我算是盟友……”
“我们什么时候是盟友了?”玉黎立刻打断他。
虽然能和九皇子结盟是他的荣幸,他理该感激涕零才对,但是他还未摸清元珩的底细,万一元珩这艘船是一艘贼船,那他可真是“船到江心补漏迟”了。
元珩见他一脸警惕的模样,眉一蹙,浅色的唇微抿,一双黑亮的眸子睁圆了,仿佛一双猫儿眼,不禁笑得愈发灿烂,慢斯条理道:“秦氏上了流放之路后,有五个黑衣人来劫囚……你猜后来怎么样了?”
玉黎一愣,不确定道:“怎么样了?”
“我派去的人把那五人都杀了,秦氏妥妥当当地流放去巴蜀了。”元珩说着,朝着一脸呆愣的玉黎笑道,“如何?你是否欠我一个人情?”
玉黎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秦国公的人去救秦氏,但是被元珩暗中派去的人杀了……其实他本来也有考虑过秦国公派人去掉包或者直接劫囚,但是他没有人手,所以也没有什么安排,再加上秦氏哪怕被接回来,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在京都生活,定然是隐姓埋名,或者直接去别的州郡避风头,这样活着,也算是遭到报应了。
他没想到元珩居然会出手……可这和元珩八竿子打不着啊!难不成就是为了让自己欠他一个人情?
他道:“人情之谓,本应是一人有所求,一人施以恩惠,而如今我未曾求过殿下,也就算不上‘人情’一说了。”
元珩一愣,也没想到他如此善辨,拿幽黑的眸子定定看了他好半响,这才低低一笑,缓缓道:“牙尖嘴利。”
玉黎本是任由他打量,没什么心虚的,可是听到他低声轻笑,还用十分特别的语气说自己“牙尖嘴利”,不知怎的,莫名其妙有些脸红起来,忙别过了头,又说:“本来就是如此,更何况一年前我曾在灵溪边救过殿下,我也未曾向殿下讨要‘人情’啊。”
元珩便挑眉道:“哦?那依你的意思,我还该报答你了?”
“玉黎不敢,挟恩以求报本非君子所为,更何况所救之人是殿下,玉黎更不该索求报答了。”玉黎心想,你那么小心眼,只要肯放过我,不向我报当日冒犯之仇我就谢天谢地了。
“你口中说不敢,表情却是十分敢呐。”元珩身子往后一靠,表情戏谑地看着玉黎,“那你说吧,你想要什么?”
玉黎挑眉,有些不相信地看着他:“殿下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元珩点了点头,又说,“只要我办得到的,你都可开口。”
玉黎想了想,随即认真道:“‘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剑’,殿下若真要给,送我一个人可好?”
元珩万万没有料到玉黎会如此,意料之外也再次高看了玉黎一眼,此人真是比想象中的有趣啊!他问道:“你的意思是……”
“我不会武,小厮也只是三脚猫功夫,若是遇到方才萧公子那种‘误会’,怕是要吃亏,更甚者,也许有性命之虞。”玉黎说着,往外看了看,随即转身对元珩说,“我知道九皇子殿下身边有许多出色的侍卫和暗卫,殿下若真的想报恩,就请殿下送一个侍卫或者暗卫给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