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 (2 / 3)

+A -A

        但这种解释也禁不起细想。

        还是逻辑上说不通:如果这个结界是禁止外人进入的,那么设置结界的人应该设计这样一种反应机制:如果有人误入结界,会被立刻清理出去。

        但车牌号和值班亭的灯光的变化——这种变化实在太细微了!江天晓自己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如果不是于朗提醒,他根本注意不到这些变化。

        注意不到,就不会感到恐惧,换言之,结界对进入者的震慑没有成立。

        再退一步讲,就算来人真的注意到了那些诡异的变化,也未必会立刻离开停车场。原因很简单,停车场不是古墓,盗墓贼在古墓里遇见了诡异的事情,或许会立马滚蛋,因为墓穴本就带着恐怖和神秘,有那么一种心理暗示在。而停车场就不同了,没人会觉得停车场恐怖神秘,更没人会觉得停车场不该进入,即使发现了那些变化,也容易认为自己是看花了眼吧!

        也就是说,如果车牌号和值班亭灯光的变化是一种反应机制,那么这种机制首先是不容易被触发的,其次是低效的!

        这不合理。

        然而,最大的不合理,在……于朗身上。

        他太淡定了。

        江天晓想,就算他对风水道法之类的东西特别了解,也不应该是那样的反应吧?

        并不是说于朗不应该发现他们误入了超度的结界,而是,于朗反应得实在……太快了。

        太快了。

        在江天晓说听见有辆车时,于朗就说,我知道怎么回事儿了。也就是说,从那时起,他就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从始至终,他表现得淡定而冷静。

        ……于朗。这个人在江天晓最艰难最难熬的时候,安慰过他。

        江天晓揉了揉眉心,强迫自己放下这一脑子乱七八糟的猜测和假设,他对自己说,不就是撞了回鬼,小时候不老听村里老人讲鬼打墙什么的吗……

        最终,困意袭来,江天晓沉沉睡去。

        第二天早上是被鸟吵醒的。于朗家这小区树多,大清早的满是鸟鸣声。江天晓正分辨着刚刚还不是有布谷鸟在叫,就看见于朗衣冠楚楚地走了进来。

        “呃,老师你起得好早……”江天晓尴尬地捋了捋乱飞的头发,迅速爬下床。

        “被子随便叠一下就行,洗漱完赶快吃饭。”

        江天晓当然不敢随便叠一下,他把那床柔软的夏凉被仔细叠成方块,端端正正放在枕头上。

        餐厅的桌子上,有一碗冒着热气的面。对面还有个已经空了的碗,原来于朗都已经吃完早饭了。江天晓更加不好意思,赶快埋头吃起来,但又得竭力不让自己发出“呼呼”的声音,装出副细嚼慢咽的斯文模样。

        于朗捧着手机坐在江天晓对面,过了一会儿,把手机放在桌子上:“我去抽根烟。”

        他走了,江天晓陡然间放松不少,飞速吸溜着面,这面口味挺重,麻辣的,里面有青菜和排骨,特别香。江天晓倒是不惊讶于朗能做出这么好吃的面,毕竟他是能把盖浇饭开发出满汉全席味道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良人不回来 分卷阅读6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