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52章
说是定亲,其实两家人心里都有谱了。只是把两方的亲朋好友都叫来。走走流程。
话说宋朝阳的定亲和张瑞华的提亲还是有点区别的。这阵子,宋朝阳恶补了古代的习俗。不禁感慨,古代的娶亲是相当的不容易,不过他甘之若饴。
要是在现代,基本上谈恋爱,订婚和结婚然后完事了。古代讲起来就是一把心酸泪了。得亏他的那个人在这。
古代的传统婚俗讲究"六礼。所谓的六礼,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是择配、提亲的意思。也就是俗话所说的"说媒"。这是提亲的敲门砖。
问名,即所谓的"讨八字"。根据两人的出生年、月、日、时,要请阴阳先生推算。只有双方八字相合、才可以定亲。不过宋朝阳想这个十分的不靠谱,作为一个现代人对这套理论还是嗤之以鼻的。不过,从他打听的情况来看,貌似没有人被卡在了这一关。当然问名还包括打听双方的人品,容貌等事。
纳吉,指提亲。一般来说,双方的八字相合,得了吉兆之后,就认为亲事可以成立。男方将这一事实告诉亲家,谓之纳吉。
纳征,即现今所说的"送彩礼"。"征"的意思是成功。送彩礼之后。这场婚事就算成立了。当然送彩礼表达的是对嫁娶一方亲人的补偿,毕竟嫁人之后只能经常回家看看。最重要的是彩礼表示了迎娶一方的态度和诚意。所以这是最重要的一关。
请期,指择定娶亲的日子,两家通过协商把娶亲的日子确定,就是俗话所说的"送日子"。娶亲日期要征得女方家同意,所以叫"请期"。
亲迎,指娶亲。男方迎娶自己的另一半,从此以后相扶到老。
其实这个流程是基本的,具体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操作空间的。
比如作为小伙伴当中的老大哥-张瑞华。今年十七,要知道古代的人一般都十五岁就可以成亲了。
由于张瑞华的种种推脱,他到了十七岁可是连个定亲的对象也没有。张夫人这次可是终于盼到头了。
又因为张瑞华和莫雪莲双方的家隔的比较远,所以他们上次去莫离山庄可是六礼中的五步都一步到位了(谁让张瑞华有点“老”),直接等莫雪莲及笄(十五岁)后把儿媳妇娶回家。
宋朝阳作为张瑞文的“青梅竹马”,刚刚十六岁,而张瑞文才十四岁,在没有外在因素的情况下,两人的婚事还不急。
但是两人也需要把亲事先订下来。既然两个孩子两情相悦,而且双方家里都很满意就赶快把亲事定下来。要不然两家人还得应付其他上门说媒的人。
所以宋家人和张家人做足了准备后,就开始进行六礼中的-纳彩。
宋刚请了县里最出名的媒人去张家提亲。虽说媒人感觉两家的身份地位悬殊,但是碍于宋刚的答谢礼太多让他没法拒绝,还是去了。
然后还没等他开始吹嘘宋家的时候,张家…夫…人…就…已经…同…意…了!拿着丰厚的打赏出来后,他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只记得自己出来时,碰到了一脸害羞的张小少爷。好吧,他有点埋怨宋刚不和他说清楚。
既然两家人已经同意,他就是走过场的。怎么不早说,害他昨天晚上想了一晚上宋家的优点(他想着虽说希望不大,但他的职业素质还是有的。没想到成功了,而且还获得了丰厚的赏金,真是意外之财)。
接下来就是-问名了。这个是宋来亲自去县里香火最鼎盛的寺院向“大师”问的,当然宋朝阳和张瑞文两人是天作之合。
虽然宋朝阳觉得合八字比较扯,但是看爹亲那么高兴,也不能说扫兴的话。算了,入乡随俗吧。
第三步就是纳吉了。宋来亲自去找张夫人把两人的八字结果和张夫人说。着重说了大师对两人成亲的天作之合的事情。毫无疑问,张夫人也是各种高兴。
终于到了最重要的一步了-纳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