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柜的门也能打开了,无论是教科书还是漫画或者地摊文学,全都排列得很整齐。秦戈扫了一眼书脊,心想谢子京的品味还真老旧,这些都是十几年前流行的作品,有的作者连连休刊至今还没画完,有的作者不断炒自己冷饭鲜有新作。
所有书本全都无法翻阅,像是被胶水死死封紧了。这倒十分正常:如果‘海域里出现的每一份可以阅读的东西都能翻开,那就意味着哨兵或者向导需要清晰地记忆这些资料的一切细节,比如扉页的寄语是什么字体,最后一页有几行。
唯有如此才能百分百还原——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海域”中,大部分书籍都是虚像。
秦戈关注的是柜子里的手办。
所有的手办看起来都不新了,但是被主人保存得很好,连最难擦拭的边角处也没有一丝灰尘。看到初号机身上那块透明胶带,秦戈确定这些细节不是谢子京脑海中自动的美化和补足,而是曾经真实存在的。
就像这个房间一样。
他走到衣柜前尝试打开,却发现唯有衣柜仍旧和上一次一样紧闭着。
“又骗我……”秦戈怒道,“谢子京!”
房间小到无法产生回声,他的怒气被这处小小的空间吞没了。
秦戈完全不想细看墙上已经更新的、主角是自己的海报,转身走到床上坐了下来。
这是谢子京的床,但是它似乎有些小了。
秦戈尝试躺下,发现虽然能伸直双腿,但是床铺显然太窄。他盯着顶上的天花板看了一会儿,找到了答案。
书柜里的书籍和手办,抽屉里陈旧的磁带和,还有他止于高三的荣誉证书——这是谢子京中学时代居住的房间。
谢子京曾在这个地方居住过,所以他在“海域”里近乎完美地还原了一切细节。他留恋这个年纪的自己。
然后“海域”的发育就此停止。
“海域”的发育是海域研究学被推广之后,渐渐成形的一个概念。
从幼年到成年,一个人的人格在不断修正、发展、完善,他的精神世界会日趋复杂丰满,于是同样的,他的“海域”也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细节。
这些细节必定与哨兵和向导所经历的事件有关。虽然细节往往不是绝对真实的,但能在“海域”中产生某种强烈的存在感,比如彭湖的“海域”中无穷无尽的诊室,蔡明月“海域”里浸满了血的手术室,还有秦戈“海域”中那些高耸的山峦与时刻不停地从高天坠落人世的星辰。
“海域”会随着一个人人格和精神世界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会有一个大体的、不会变化的框架,但其中的细节一定是不断更新的。
可是谢子京的“海域”又一次刷新了秦戈所学的知识。
如果秦戈所见到的就是谢子京完整的“海域”,那么谢子京的人格和精神状态就相当于一直停留在他的中学时代,最迟到高三为止。
之后再无任何改变。
——不对。秦戈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
书桌上,手掌大小的沙猫和熊猫相互依偎着,放在那本黄书封面上。
书籍封面是秦戈,封底是谢子京。秦·耶和华对谢·亚当递出一根手指,点亮了蒙昧的生命。
这张小书桌上所放的似乎都是对谢子京极为重要的东西。他的“海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至少多了秦戈,还多了白小园和唐错。
秦戈忽然意识到,这个小小的、封闭的空间正在发生变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