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 (1 / 2)

+A -A

        初时曹操势弱,却能够遵大义,兴义兵,除国贼,十一路诸侯讨伐董卓时,个个只顾争权夺利,安于享乐,唯曹操一人追上去,虽然大败而归,可也能看出曹操的一腔热血和满腹忠心。

        曾经荀彧以为,有曹操鼎力相助,汉室兴盛,将是指日可待之事。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有董卓在前,那些汉室旧臣重臣,对曹操的防备,一日深似一日,到了许都后,这些防备全部变成了不满。

        这些言论日复一日围绕在天子的耳边……渐渐的,天子也有些不满。

        曹操也不是圣人,更不是君子!

        渐行渐远……

        曹操成了权臣!

        天子却容不下权臣!

        曹操的反击雷厉风行!

        无数的阴谋诡计、明枪暗箭慢慢的消磨了曹操的热血,把他变成残酷的政治家,或许他还是有残留的一点点情,只是那份情只给了某人!

        也许结局从那一年就早已注定,从那一日,风雪飘摇,满目血腥开始的就注定了……

        董国舅一事,牵连党羽,血流成河。任解释的再好,荀彧也清楚这件事若非献帝的默许,董国舅没有力量也没有胆子做到这一步。

        可曹操任是对于外人说的再道貌岸然,也难掩私心!

        到后来,即使曹操和天子之间的关系就是费尽人力,也难挽回。

        而他们——曾经的好友,也即将分道扬镳!

        对外的战争残酷而持久!内里拖后腿的猪队友又很多!即便是曹操雄才大略,也筋疲力尽!

        汉室已经成了曹操的枷锁,成了限制天下一统掣肘。

        想要继续大业——挡路的石头,终将搬开!

        到了最后,这一天终于来了,残忍的选择放在了荀彧的面前!

        想保天下百姓安宁,就保不住汉室?

        最终荀彧还是选择了百姓安宁!

        甚至于——为了防止那些所谓的汉臣,以他的名义在生事端,也为了不再进退失据、左右为难。

        荀彧放弃的很决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