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 (2 / 4)

+A -A

        司徒三虽是个好人,却不是神仙。且,他穷家破户,家中既无密室,亦无密道,穷不隆咚五间房,一望见底,哪里藏得住人?

        燕伯瞧一眼外面的天空,心知此事不能耽搁,从椅中起身,道,“先去山上躲几天再说吧。”总之不能把这两人留在家里,何况司徒三与胡家有仇,这二人原是胡家逃奴。若给人瞧见,便是大祸!燕伯打猎多年,山上他熟,如今虽说天冷,带些干粮,也有山洞可容身,总比把这两个留在家里强些。

        两人没有半点意见,燕伯叫收拾了两件自己往年不穿的羊皮袄,从房梁下取下几串腊肠腊肉、生姜、年糕、干粮、伤药、盐巴、火折子,一并搁在筐里,筐上面搭一件大袄。发财眼明手快的接过去背了。司徒三见床上两顶翻毛的棉帽子,捡起来,扔给兄弟两个戴上。

        燕伯自己挎上铁弓短刀,再扔给司徒三一把,嘱咐柳志高道,“我跟小三去送他们,志高,你在家里烧一锅热滚滚的姜汤,一会儿我跟小三回来喝。”

        穷人孩子早当家,柳志高是个机伶人,并不多问,点头应了。

        燕伯打头,伴着月色,一行人朝山上走去。

        燕伯与司徒三在天将大亮时才回来,筐里有半筐鲜嫩的野生荠菜。

        柳志高嘴上不多问,心里却一直惦记,小半宿未阖眼。直待此时见父亲跟司徒三都回来了,柳志高忙迎上来,帮着司徒三卸下肩上的筐子,见父亲与司徒三拿走的短刀都没了影子,倒知应该是给那兄弟两个留下了。

        柳志高说,“姜汤早煮好了,我又蒸了腊肉。”上前打起粗布棉花帘子,柳志高拎起灶上的铜壶在水盆里兑了温水,道,“爹,你跟三哥先洗个手。”转身去厨房里灶上揭起蒸的腊肉与粗面饼子,柳志高端到里屋,搁小桌上,又去盛了两大碗姜汤。

        燕伯道,“一道吃。”

        三人好一顿狼吞虎咽。

        司徒三和燕伯都是心里存得住事儿的人,柳志高虽好奇,不过,他知道不该问,也强忍着不问。司徒四见哥哥回家,偷偷问起有福、发财的事,司徒三能信的人不多,司徒四是一个。不过,司徒四年纪小,司徒三只是悄悄耳语告诉他,严令司徒四不能外说。

        司徒四满足了好奇心,他向来听哥哥的,更是不敢外传。

        因此事做的隐秘,除了司徒三等四人,司徒村还真没人知道。

        燕伯倒是私下对司徒三道,“这兄弟两个,不是寻常角色。可惜是奴才出身,是没遇着肯赏识他们的人。小三,你这回救他们一命,若他们福大命大,将来能报答你。”

        司徒三是跟着燕伯学的拳脚,虽然开始是偷学的,不过,后来燕伯看司徒三把那偷学的三招两式练的还有模有样,考察过司徒三的品性之后,燕伯便不叫他偷偷摸摸的学了,索性直接教授司徒三拳脚。待司徒三练的差不离时,还带着司徒三上山打猎。

        古人,师徒如父子。

        司徒三的亲爹死的老,继父司徒青是那种老实的三锥子扎不出一个屁的人,依司徒三的性情,他承认司徒青是个好人,但是,他也看不上司徒青这种人。倒是燕伯,教他许多,司徒三很愿意听燕伯的意见。

        听燕伯这样说,司徒三心里就琢磨着,索性送佛送上西。要不要花些银子给这两个弄个路引或是户籍之类的,再资助些银子,叫他们远走高走,自己也好人做到底。更省得他们兄弟在山上藏着,过半野人的日子,吉凶都不好说呢。

        司徒三是跟着燕伯入过深山打过猎的,甭以为打猎是有意思的事。在山上,偶尔脚下一滑就能要了你的命。更不用说碰到狼啊野猪类的野兽,真得看猎人的武功机智还有运气了。电视上那种随手一箭飞去,便猎物满坡,绝对只是现代人的臆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