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继之事十分顺利,待过继之后,方是新君登基的典礼。陈柒宝虽出身襄阳王府,不过,便是他爹还是襄阳王的时候,他也不是很得他爹青眼。后事,王府倒灶,坐这好几年牢。陈柒宝自身资质自然不差,但,他缺失的功课太多,于这些皇家大典,并不是很了解。
好在,陈柒宝是个肯学习的人,他有不懂的,就去请教孔太后。这也是陈柒宝的聪明之处,眼下他进宫,当真是无可依持,除了刚认的亲妈孔太后。陈柒宝与孔太后并不大熟,但他知道,以后在宫里,要仰仗孔太后的地方多的很。他得与孔太后搞好关系,而搞好关系的第一步就是,多接触。
孔太后为人,果然亦如陈柒宝所想那般,很愿意指点他。
而新君典礼的册封使,正使为孔国公,两位副使,一为白相,另一为林翊。孔太后与他大致说了说这三位册封使,孔国公,陈柒宝是见过的。白相,内阁首辅,陈柒宝是听说过的。至于林翊,陈柒宝道,“与林国公上次见面还是好几年前呢。”
孔太后道,“说来,你们也算有些渊源。”
“是啊,当初我来帝都,就是厚着脸皮去了林国公府上打扰。”陈柒宝道,“母后,将另一副使换为谢国公可好?”
孔太后已隐隐猜到缘故,却是不说,只问,“这是为何?”
陈柒宝如实道,“当年之事,都是前襄阳王之过,这个,我最清楚。我想着,因母后另眼相待,我方能登基为帝。我担心往年之事倘为人利用就不好了,再者有人说,我会记恨当年什么的,岂不是平白生出风波来。这几年,我在宗人府,其实没吃什么苦,老太妃和林国公,每逢年节都会打发人给我送东西。我想着,请谢国公林国公做副使,以示我不会计较当年襄阳王府之事。那事,早就结了,也别让百官多心。”
孔太后道,“这也好。只是,白相那里还要说一声。”
陈柒宝道,“这事,我与白相说吧。我还未见过白相,咱们母子居于深居,以后朝中的事,还得要白相辅佐。”
孔太后颌首。
陈柒宝明明白白直接说了这事,白相便让出副使之位给谢国公。谢国公知晓后又惊又喜,特意到妹妹谢太妃谈及此事,谢太妃道,“嗣君一向是个有心人,这自然是好事。”
谢国公道,“这位嗣君,倒也颇有些不凡之处。”
谢太妃道,“我就盼着朝廷平平安安的,皇室几番动荡,终非好事。”
“是啊。”谢国公道,“嗣君有此心胸,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起码,现阶段,陈柒宝表现出来的心胸气度,令满朝文武眼前一亮。
唯有林靖,心下暗想,这还没登基呢,自然要做好人。真正如何,还得看陈柒宝真正掌权后的人品,不说别个,就是当年昭德帝,还没亲政时,瞧着也是个好人呢。
这人哪,再不能看一时的。
陈柒宝这事儿一定,眼瞅就是年了。
登基大典啥的,林翊是副使,自然要忙上一忙。林靖无官无职的,宫宴都没他的份儿。林靖在家带着小侄儿们去二老太爷那里说话,说来,今年疫病,国公府没什么事,倒是二老太爷给传上了。当时都以为老太爷这把年岁,估计熬不过来呢,家里寿材寿衣都预备下了。结果,有二老太太悉心照料,二老太爷大概命不该绝,硬是捡回一条命。
林靖刚回帝都时过来瞧过一回,都知道林靖也不是什么结实人,他来了也没叫他去看望二老太爷。如今二老太爷大安了,林靖过来给二老太爷问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