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7 (1 / 2)

+A -A

        暗的,被子上还散发着潮湿的味道。

        简而言之,一股馊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本并不繁华的咸阳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好的客栈,事实上,只有越有钱的国家才会有越好的基础建设。

        秦国现在不仅仅是有正郑国渠这样方便农业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民生的地下排水系统做得也很不错,咸阳已经感受到了大型排水设施的妙处,雍城的也即将完工。

        一个好的环境有利于国民的寿命延长,最起码也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什么霍乱之类的病,虽然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出现,一开始不就是因为病菌滋生才会出现吗?

        现在的咸阳,可以说是做到了这年代卫生的极致。

        从细微之处便能看出这个国家的改变,韩非想。

        他并非从来没有到过秦国,这年头,只要是有点追去的学者都会周游列国,正如同孔子当年一样,宣扬自己的学说还是次要的,更加主要的是了解民生,亲身体会各个国家之间的不同。

        如果连国家特质都不了解,怎么给国家制定政治方针?

        所以韩非也是到过秦国的。

        但是他当年看过的秦国和现在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将行李放好,对小童道:“出去看看。”

        咸阳渭北很繁华。

        到底是老牌的商业街区,虽然和最近几年炒得火热的渭南不一样,却有另一种味道上的繁荣。

        这里有的是自然粗犷的美。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嘴,虽然渭南已经作为带有景点性质的主题商业街被推广挺多年了,但是对大部分人,特别是外国人来说,那里还挺新奇的。

        千万不要高看这个时代信息的流传速度,虽然各个国家之间的人有交往,但毕竟只能靠最原始的腿和车马来传递信息,和未来同步直播新闻的时代一点都不一样,为很多人来说,已经开张挺多年的渭南大市还是新奇事。

        在各个国家间相对和平的现在,每天还能迎来不少外国游客。

        可以说是独一份的了。

        韩非到的时候吕氏春秋才新鲜出炉没有多长时间,原本吕不韦似乎准备把吕氏春秋刻在石碑上放在咸阳城门口展览的,但经过讨论,也觉得吕氏春秋虽然编写得精妙,争议性也同样存在,更不要说商君书都没有刻在碑上待遇,吕氏春秋这样未免有夸大吕不韦的成分在里面。

        而最近正好因为赵姬的事情让他有点怕,之前才编写出吕氏春秋的轻狂又如同蜗牛一样“嗖——”地一下缩回了壳子里。

        人最忌讳的就是骄傲过度,叶孤城的存在加上嬴政的雄才大略,终于将原本在秦国内可以呼风唤雨的大臣给压制下去,都说三角形是最平稳的图案,对他们来说也是这样。

        可以小心翼翼地揣度,而不是放肆大胆地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正好可以避免吕不韦功高盖主,让他作为一个大臣本分地工作。

        要是真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如同范蠡一样功成身退。

        对于大臣来说简直就是最好的出路了。

        至于叶孤城,虽然同样处在微妙的平衡之中却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未来。

        实在不行,他可以回老家结婚啊!叶孤城:不……我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们城主冷艳高贵 分卷阅读667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