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 (3 / 4)

+A -A

        这样的车驾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辆过来,前些年的时候更多。都是冲着县城里那位神医来的,他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士兵也没多看,继续站岗维持秩序。

        百姓们拎着菜篮子、驾着牛车,慢慢地排队进城。他们进城是要交两文钱入城费的,在里头卖了东西的话,还要交税钱。一趟下来赚不了多少,也就是个辛苦钱。

        不过比起以前已经好许多了,大晏近几代的商税比例越来越低,对行商没有那么严格。

        尹老板的酒馆在县城的西北边,比邻钱塘江。她就是取钱塘江江水,用特殊手法过滤之后,再进行制酒的。

        沈雨晴撩开帘子远远看了看,一排矮房屋错落有致地坐落在钱塘江支流南侧。都是精致的小屋,配上后头的江水,瞧着颇有意境。支流两侧被屋子占满了,就是江南地区的特色建筑,中间的支流仿佛穿城而过的小河,有人在上面行船,两边是店铺临河的门,随时可以靠岸,仿佛身处水城。

        马车从桥上过去,就看见岸边石板上除了有店铺的门面,也有是百姓的家宅后院。几个婆婆姑娘在笑闹着洗衣裳洗菜,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

        “夫人小姐,到了。”车夫是沈家的家生子,一家人都住在这个临安别院里打理别院。

        因为沈家的老宅也在临安,祖籍就是这边的。不过老宅在西南边的县城里,距离主城有些远。要不然,以沈家的节俭作风,还不见得在这儿能有个别院。

        沈雨晴打算明天去老宅那儿,替沈小姐他们拜拜先祖。毕竟占了人家身份这么久,不替人尽尽孝说不过去。

        至于女子不入祠堂的规矩,她才不会管,趁着晚上没人去逛一圈就是了。

        认真讲她和毒姐是一辈的,那她的辈分可高了去了。毒姐都死了好几百年了,也不知道沈家这一族传承了这么久没有。

        马车在酒馆跟前停下,似乎是因为这里常有贵人来,所以特意空了一块地方给人停马车。沈雨晴先一步下车,然后扶着傅秋水下来。晴曦则是被冬晓扶下来的,十三岁的少女她抱不动,只能取了脚墩子来让她自个儿往下走。

        “就是这儿了!”沈雨晴抬头,只见“十里酒家”这个招牌挂在门顶上,字迹大气磅礴,沈雨晴觉得好像有点眼熟。

        这会儿是午后,正是最热的时候,因为早就过了饭点,所以酒馆里也没多少人。不过这酒馆前后都有门,一个面对大街,一个面对河流,门和门相对着,有穿堂风,很是凉快。

        当然,冬天估计也能冻死个人。

        屋子里有几个贪凉的醉汉已经趴桌上睡着了,不过空着的桌子还有不少。柜台设在进门的左前方角落里,相当于整个屋子的左上角,右边一点就是临河的门。

        柜台是四分之一圆环,把里头牢牢护出了个扇形区域,靠门的这面墙摆了柜子,放药瓶子的。另一面墙上开了个门,通往旁边的院落,里头估计是酿酒和居住的地方。

        沈雨晴他们马车打桥那儿过来的时候就瞧见了,路边有个被高墙圈起来的大院子,不知道里头是啥,原来是酒馆酿酒的院子。

        院子开了个小门,沈雨晴一开始还以为是谁家的住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贵妃的家养皇后 分卷阅读192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