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秋水对这些不感兴趣,她摇摇头表示不知道,冬晓倒是知道一些:“芸妃那边的人已经在待命了,只要皇帝一动手,他们得到消息就会动手。不过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封地里散播谣言,说桓王弑父杀母戮弟,不忠不义不孝不悌。”
甭管是真是假,只要流言对桓王有影响就行。百姓们不关心真相,就是爱听这些豪门恩怨而已。
里应外合,皇帝这次应该可以成功了。
沈雨晴了解过后就丢到了一边,这些事不必她掺和,她也就当个八卦听听。叫了晚膳进来之后,她拥着媳妇儿睡了一觉。
冬晓这次回来带了一队暗卫回来,就是皇后身边的女卫。之前没带是故意引诱刺客动手,暗卫虽然藏得好,但瞒不过刺客的。
这次暗卫回来了,不管刺客敢不敢再出手,他们也能护得住主子们。沈雨晴可以安心地独自去祠堂祭拜,不用怕她走了之后媳妇儿孩子会出事。
晚上,沈雨晴轻手轻脚地下床,去了一趟宗祠,替沈小姐给祖宗们上了一炷香。
她也没去过祠堂祭拜,不太清楚什么忌讳规矩,只知道女人不能进祠堂。沈小姐估计也没进来过,所以沈雨晴上了柱香就回去了。
“回来了?”傅秋水半睡半醒的,察觉到她回来了,往她那儿靠了靠。
沈雨晴搂住她,亲了一口:“嗯,回来了,睡吧。”
“明天......”傅秋水咕哝了一声。
“我记得呢,快睡吧。”沈雨晴应道。
傅秋水这才安心地睡下了。
明天要去乡村看看,这是两个孩子念叨了好几天的。
他们从小长在宫闱里,什么都没瞧见过,对种田打渔什么的都非常感兴趣。缠着沈雨晴非要去看看,傅秋水也很怀念小时候的村姑生活,期待地看着沈雨晴。
作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沈雨晴自然不会拒绝,当即答应了下来。
其实大晏是有皇帝每年开春亲耕的规矩的,就是正月末的时候,皇帝要带着大臣们去淮京郊外的皇家别庄上体验一回种地。别庄里有开垦好的土地,皇帝他们要和农民一样翻地、播种。
至于最后种子能不能发芽长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这个亲耕是有政治含义的,大概是就是寓意着本朝以农为本,是对农业的看重。
前朝有皇后和命妇一同前往亲耕,不过本朝倒是没有这个规矩。只有皇帝和大臣要下地劳作,皇后他们可以美滋滋地待在宫里喝茶享乐。似乎是因为开国皇帝十分爱重自己那个出身农家的发妻,不愿再让她下地而定下的规矩。直接导致傅砚君每次去亲耕都很怨念。
皇后娘娘则表示她小时候耕地的次数不少了,比他们更了解怎么种地。皇帝一个本来要种地的崽子,现在只是过去体验一下他原本可能要做的工作而已,有什么资格叽叽歪歪说不想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