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一铭对秦山说:“我是在谈恋爱,不过对方不是队里的。”
秦山很惊讶地“嚯”了一声。
顾一铭讲完,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补充道:“我在追求他,还没有成功。”
秦山理解地点头:“你们小年轻谈恋爱呢,队里原则上是不干涉的,但是不能影响训练。”
他见顾一铭没有继续谈下去的意思,将话题转到正事上:“小顾,上个月的选拔赛你成绩还可以,下个月的第二场选拔赛可以拼一把。世界杯后三场的选拔赛在四月,到时候也要争一下名额。”
这话秦山原本不会对顾一铭说。运动员的平衡心跟平衡感同样重要,以前的顾一铭把射击放太重,秦山便总让他想想别的,现在,事情已经出现了变化。
顾一铭说:“好的。别的比赛我也想参加一些。”他还记着要多拿几个冠军的事。他有段日子没拿名次了,补助是比较可怜的。国内比赛奖金虽然不多,好歹蚊子腿也是肉。
秦山同意道:“今年的冠军赛是国家队的选拔赛,肯定要参加。锦标赛你也可以让浙江队帮你报个名。多参加比赛对你现在有好处。”他说完,又看着顾一铭笑:“小顾啊,看来谈恋爱确实影响心态。”
顾一铭想了想,答道:“射击的心态没有变,只是比赛的心态不一样了。”具体是怎么不一样,他却说不太准。顾一铭最近只参加了一场选拔赛,远没达到能够讨论比赛心态的境界。
顾一铭问秦山:“秦教练,您有过瓶颈期吗?”
秦山说:“有,我当然有。我那时候,没有瓶颈期的是气步枪的赵学,他从24岁拿第一个亚运会冠军到33岁退役,参加的比赛从没空手而归。你之前就跟他有点儿像。但他退役了没留队当教练,最后去了大学当体育老师。”
“天才不是一辈子天才,”秦山说,“天资会用完的,用完了还能射击打比赛,靠的就不是单纯的天赋了。赵学的特异功能是上场就忘我,一场比赛打下来心跳从不超过70,扣扳机跟喝水一样。我24岁之前也差不多是这样,24岁打了一场奥运,争第一金,立刻就不行了。任务太重,责任太大,最后两枪手都在抖,背上汗湿了整件恤。
“后来没办法,有了压力你不能再装作压力不存在,就得学着适应它,对抗它,顶着压力练。那一年的奥运会,最后一枪,我心跳飙到140,整个人都是迷糊的,缺氧,只为了那一枪。那时候就不关别的了,只有人和枪,连靶都看不到。放下枪的时候我整个人都聋了,耳鸣得厉害。很多人安慰我是身体原因,但我心里知道,那一枪怪我,是我被压垮了。”
顾一铭知道那件事。秦山那一枪是6.8,非常坏的成绩。
“有人以为被压垮就再也站不起来。不是的。压力这玩意儿越想越有,你不能刻意忽视它,相反,你要在压力最大的时候也打出十环。队里留我当教练,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像赵学那样的运动员好不好?好,非常好,但是太少了。大部分人的本钱没法让他们吃一辈子,都要学着适应。”秦山看着顾一铭,“小顾,你也得适应。”
适应得好,适应不好,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优胜劣汰的故事。竞技体育自有其残酷之处。这些话他们都清楚,秦山也不会当着运动员的面说。
最后秦山说:“射击跟滑雪体操不一样,教练知道的不比你多。这个成绩怎么样,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有了矛盾就要问,有了压力就要认,掩耳盗铃没有用,小顾,但求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
顾一铭咀嚼着这几个字。他也该问心无愧。
第20章爱所询问的
这年的春节格外早,仿佛元旦刚过,训练场对门的超市便挂起了“喜迎新春”的横幅。顾一铭早起在食堂看到了放假通知,是用红纸张贴在墙上的,喜气洋洋地说春节给放五天假,从除夕放到初四。这在顾一铭是措手不及的。之前两年备战世界杯第一站,因为时间不巧,射击队并不给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