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 (2 / 3)

+A -A

        “老婆子嘴碎可别瞎说!”二油子被她无知无畏的话唬个够呛,匆匆忙忙解释道:“人家是省城里面来的贵人,是当官的,那些是他出门在外带的家仆,看起来凶悍,但就是这样两地来往之间才安全!”

        老大娘连忙应声:“哦哦,原来是这样,当官的啊……”一说起这事她就有点儿犯愁,“这官能不能行啊?好官坏官都来过,可咱们这地儿始终老样子没什么起色。”

        “唉——只能看老天爷赏不赏脸了,”抱起一大堆东西的二油子摇摇头,“咱们这里大家都知道,若来的这人不是天子老爷,那可就真没啥希望了。”

        老大娘苦闷着脸没再搭话,二油子哼哼唧唧的搬着东西走了。

        村小,人少,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一同过的是苦日子,所以官吏和百姓之间没有其他地方官大一级压死人,或者仗势欺人的龌龊。

        哪怕是老大娘这等妇道人家,也能和二油子他们这些小吏说道两嘴,有些苦熬日子的那几年,大家还彼此接济过。

        这等治下人情浓厚,关系良好的情况,可能是东向燕唯一的安慰,然而此时他虽然没有动手和其他人一样修缮房屋,却拿起书房里陈放的卷宗了解起本地形势。

        一直到月上中天,外面有人喊他吃饭,他才从专心致志的状态下回过神。

        叶孤城平时就跟在他身旁,多数人看不见他,能看见他的人一不理他,他一个人就会显得十分寂寞,索性他是个沉得住气的性子,也能忍耐得住寂寞。

        所以他会在这个时候现身,为的是有话要说的东向燕。

        东向燕无论是入军还是下地方,选用的名字都是东向燕,身边人知道这个怪癖,也渐渐习惯了管他叫东公子,就连叶孤城也不知在什么时候被潜移默化。

        但是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东向燕拍着这本厚厚的笔录道:“难以置信官场中间官官相护居然这么严重,前两代县官都不是什么能人,但和京中有所关系,所以山高皇帝远,硬是叫他们把一地祸害的荒无人烟,凉州巡抚居然才‘迟迟’反应过来。”

        叶孤城:“你有何看法?”

        “看法?没有,我现在头疼的是怎么处理,毕竟我现在才是本地的县官,”东向燕倒抽口冷气,“若不是知道这次是父皇钦点,我本人又是地位崇高的太子殿下,那么我可能真会怀疑自己是被凉州巡抚送到这里顶缸的替罪羊!”

        叶孤城:“……”

        深吸一口气,东向燕揉揉眉心:“榆树村本来是榆家县,因为本地好几棵几百岁的榆树得名,然而县城败落,人越来越少,最后县变镇,镇变村,村子就更不会有人特意起什么雅名,直接就以榆树为名。”

        回想刚到时那一地的泥潭,下一场雨,脚踩上去就全是泥汤,那些没法遮风避雨的茅房泥屋更没法住人,说不定风雨一急就会出现坍塌事故。

        这样说来,衙门说不定还真是一个好地方,起码全是用木头建的啊,不会一场雨就塌!

        揉揉脑袋,东向燕之后又在属下端上来的饭菜上沉默了。

        山上的野菜,盐是金贵物肯定不敢放,所以大多就是白水煮一煮就端上来,糙米糠面饼,吃两口嗓子剌的疼。

        虽然东向燕打小锦衣玉食,但他本人并非真正的贵公子,又有从军的经验,所以刚到这里后,粗茶淡饭虽然不好吃但也吃的下。

        就是这生活太糟心了,东向燕眼含热泪的吞饭,贫瘠,果然是贫瘠之地!

        吃饱喝足,一觉睡到天大亮。

        榆树村新来的年轻县官大清早的绕着村子外围散步,有人碰上了,这位大人还会和和气气的打招呼。

        听说是外头的贵人,但见他这般好相处,一众提着心的老人逐渐放下提起来的那口气。

        “说不定人不错。”一众聚集到村口大榆树下的老人们念念叨叨的说道,手脚麻利的篡编着藤笼子,摘着菜,准备一天的营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综同人)[综]把酒问仙 分卷阅读33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