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 (1 / 2)

+A -A

        笑:“不是,尼采。”

        我问徐暮远昨晚最后的电话是不是迟临打的。

        “他哪敢打电话给我呀。是我妈。”

        我惊讶:“你妈知道了?!”

        徐暮远拍我的脑袋:“脑洞不要太大。我妈最近总是神神叨叨地问我小姨的事情,大概是觉得我小姨的死和我有关。”

        徐暮远唏嘘不已:“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比纸还薄,幸好不在场证明比我的人品有说服力多了。”

        徐暮远的伤疤好得太快,快得常常让人怀疑他究竟有没有真的受伤。这种超乎常人的自愈速度,看似是一种强大的自我保护,何尝不是一种自虐,久而久之,没有人相信你也会遍体鳞伤,没有人知道当你真的遍体鳞伤时,该如何为你治疗。真是活该。

        两天后徐暮远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旅行,我刚刚结束一阶段的工作,祈安第四部分的写作还是毫无头绪,正是需要放松身心,找寻灵感的时候,便欣然应允。旅行计划和签证都交给徐暮远办,我坐享其成。

        但显然我低估了徐暮远口中“旅行”的惊悚程度。懵懂地跟着徐暮远飞抵欧洲,坐在前往瑞士提挈诺州的火车上,我才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居然是著名的韦尔扎斯大坝。

        007系列影片《黄金眼》中,詹姆斯.邦德从220米高的大坝上一跃而下,俯冲进谷底,从容地用□□射出固定钢丝。

        徐暮远这个疯子。

        火车上我们遇到一个中国来的姑娘,自称是蹦极达人,兼忠实的007影迷,和徐暮远聊了半天二战以来英国文化的衰败和美国文化对欧洲大陆的入侵。最后两人得出一致结论:这一次一定要从韦尔扎斯大坝上跳下去,以拯救英国文化的颓势。

        姑娘问:“你也是007影迷吗?”

        徐暮远愣愣道:“不是。”

        姑娘倾倒。

        我懒得听他们鬼扯,塞上耳机循环了一路的英文歌。

        瑞士南部就是无尽的意大利面、意大利面。当我几乎对此行不报什么希冀时,我们终于站在了韦尔扎斯大坝上。近400米长的大坝,横亘在山谷和湖水间,一边是广博宁静,一边是深邃苍凉,站在蹦极台的边缘俯视,视线还未到达谷底就已昏花,更何况跳下去。

        同行的姑娘看了一眼便跑去一边给男朋友打电话。

        “她大概是跳不下去了。”徐暮远说。

        我了然,光是看一眼就心生牵挂。徐暮远倒是神色自如,无牵无挂吗?可能是。

        慕名观赏的人很多,真正打算跳下去的人寥寥,老板热情地招揽:“跳一次255瑞郎,跳两次125瑞郎哦。”

        我和徐暮远前面有个美国小伙在蹦极台上尝试了很久,不停地深呼吸,一直没有往下跳,蹦极教练鼓励,说服他设施的安全性。

        徐暮远问他:“wr?”

        美国小伙脸色苍白:“r.”

        徐暮远笑:“r,rr.”

        教练拍了拍他的肩膀,美国小伙惨叫着一跃而下。

        绑好安全锁之后,我和徐暮远对视一眼,他温和地笑笑:“保险都买好了。”

        我挑眉:“受益人填的谁?”

        “填的你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倒行逆施 分卷阅读20 (1 / 2)